[实用新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196.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峰;许凯评;林伯璋;孔繁榕;姚俊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11/1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宜兴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上,当电池不驱动电机运转时,汽车的惯性使车轮带动电机(此时已成为发电机)转动并发电为动力电池充电,而在电动汽车制动期间所产生的电流很容易达到较高的值,在约几百安的范围内,这比动力电池所能吸收的充电电流大得多。如果动力电池充电不足的情况下,电制动期间产生的电能就会使动力电池不适当地充电,这样会损害动力电池并大大减少其预期寿命;此外,当动力电池接近其最大充电量时,电制动期间所产生的电能就会使动力电池过度充电。所以,这个充电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必然会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性能,甚至直接损坏动力电池。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BMS组件、发电机、制动控制器、电机;所述BMS组件包括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所述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分别通过线路与电机连接,为电机供电;所述发电机通过线路与超级电容连接,所述制动控制器包括电制动器、机械制动器,所述电制动器通过线路与发电机连接;当电制动器启动时,发电机工作为超级电容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超级电容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电动汽车制动期间所产生的高电流对动力电池不适当地充电或过度充电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启动时动力电池大电流放电的问题,从而大大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能量的回收利用更是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BMS组件、2-发电机、3-制动控制器、4-电机;5-动力电池、6-超级电容;7-电制动器、8-机械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BMS组件1、发电机2、制动控制器3、电机4;所述BMS组件1包括动力电池5、超级电容6,所述动力电池5、超级电容6分别通过线路与电机4连接,为电机4供电;所述发电机2通过线路与超级电容6连接,所述制动控制器3包括电制动器7、机械制动器8,所述电制动器7通过线路与发电机2连接;当电制动器7启动时,发电机2工作为超级电容6充电。
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5正常给电机4供电,驱使车辆前行,此时发电机2空转不发电;当需要减速或制动的时候,动力电池5停止给电机4供电,但是由于车辆惯性拖动电机4继续运转,此时制动控制器3中电制动器7启动,发电机2工作,开始发电,发电机2工作后会产生一个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力矩,作用于运动系统,使车辆开始减速,同时将发电机2发的电能存入超级电容6。有效改善了电动汽车制动期间所产生的高电流对动力电池5不适当地充电或过度充电的问题。
汽车启动时,超级电容6为电机4供电,动力电池5作为辅助供电,解决了启动时动力电池5大电流放电的问题,从而大大延长了动力电池5的使用寿命。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木床(B款)
- 下一篇:餐台(PT1768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