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3536.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8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简彦成;贾维龙;杨海洋;吴海彤;汪江涛;张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永磁耦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传动系统中,电动机与负载设备之间的联接方式基本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刚性的联接如各种机械联轴器,柔性的联接有机械弹性联轴器、液力祸合器、液粘藕合器等。刚性联接的特点是输入输出转动完全同步,扭矩传递效率高,安装对心要求高,安装难度大,并会导致输入和输出设备之间的振动互相传递,放大振动的影响,使设备易于发生故障,免维护运行时间短,当负载设备发生堵转故障时,会导致电机、负载和联接设备的损害,并且发生异常振动时,不易寻找振动源,且不利于解决。柔性的联接可以允许较大的对中偏差,一定程度上减少振动传递,有一定的柔性启动功能;但扭矩传递效率较低,当发生堵转故障时,一般只能以自身的破坏来保护电机和负载,且更换起来费事费力,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营。
现有的电机系统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联轴器不可避免的把振动通过联轴器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显然不具备隔离振动和节能的性能。永磁耦合器,又名磁力耦合器,是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的装置,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当两者之间相对运动时,导体组件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扭矩传递。
现有技术中关于永磁耦合器的结构已有相关专利公开,例如专利公开号:CN 105071616 A,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磁力耦合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磁力耦合器,包括导体转子盘及永磁转子盘,导体转子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主动侧导体盘和从动侧导体盘,永磁转子盘设于两个导体盘之间,在永磁转子盘与导体盘之间保持有固定气隙,永磁转子盘上固定设有负载法兰,负载法兰的外圆套装有轴承,轴承包括内圈及外圈,轴承的内圈与负载法兰的外圆过盈配合,轴承的外圈通过连接件与从动侧导体盘的外侧连接。该申请案的磁力耦合器可以保持导体盘和永磁盘之间气隙恒定,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的磁力耦合器和现有技术中大多的磁力耦合器一样,在长期服役后导体以及永磁体容易发生损坏。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永磁耦合器在长期服役后导体以及永磁体容易发生损坏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的永磁耦合器,有效的保护导体以及永磁体,提高永磁耦合器的使用寿命,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永磁耦合器在长期服役后导体以及永磁体容易发生损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永磁耦合器,有效的保护了导体以及永磁体,提高了永磁耦合器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耦合器,包括导体安装架和永磁连接柱,所述导体安装架与电机输出轴固连,导体安装架内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固连有导体环;所述永磁连接柱的一端与主轴固连,永磁连接柱的另一端与上下平行的两个双头螺栓分别固连,相对设置的两个永磁安装件之间连接有弹簧,每个永磁安装件上固定有与对应侧导体环相对的永磁环,两个永磁安装件之间通过其上下方的两个双头螺栓固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永磁安装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双头螺栓贯穿的通孔,所述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永磁安装件同一端的两个通孔,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紧固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安装有扇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柱侧面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套有扇叶安装环,所述扇叶固连在扇叶安装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扇叶安装环由多段圆弧拼接而成,每段圆弧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环形槽内,且每段圆弧与环形槽之间垫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体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永磁安装件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永磁环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3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上的保护罩
- 下一篇:加强型光固化树脂成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