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性能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3750.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杨晓光;马祖桥;王凯;王胜斌;梅应华;吴平平;梁长海;吴志刚;唐国喜;窦巍;魏民;夏伟;石雪飞;阮欣;刘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主梁大 悬臂 混凝土 性能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主梁的结构构造,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性能调节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结构化的观点、工业化的模式,在规模化、系列化的水平上,实施少土、无土、高效、低价工程的建设,正成为我国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
其中,桥梁主梁结构的轻型化技术是推动桥梁工业化建造的重要部分。经过多年探索,少腹板、大悬臂混凝土翼缘主梁得到长足发展,取得良好建造效果。
但由于计算模型和结构构造上存在不足,少腹板、大悬臂混凝土翼缘主梁在进一步减小构造厚度上进入技术瓶颈:梁体剪力滞效应、横向负弯矩影响使得大悬臂翼缘的构造厚度和受力安全均处于控制设计和令人担忧的状态。对这一状态的处理一般采用强化构造设计的方法。而对其做根本性的改变,至今在国内外未见其他公开报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性能调节装置以及带有性能调节装置的桥梁主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性能调节装置,设于构成桥梁主体的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端部,所述的性能调节装置包括混凝土压条和预应力系统,所述混凝土压条安装在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端部上,所述的预应力系统安装在混凝土压条内,并用于为混凝土压条和翼缘端部提供压力。
优选的,所述的预应力系统包括设于混凝土压条内的预应力管道、张拉在预应力管道内的预应力钢束、锚固张拉后的预应力钢束于混凝土压条两端的预应力锚具,以及浇筑于混凝土压条端部的封锚混凝土。
更优选的,所述的预应力锚具包括锚板和锚座。
更优选的,张拉并锚固后的预应力钢束满足其对混凝土压条的两端存在压力。
更优选的,所述的预应力系统还包括压注于预应力管道内的管道内压浆。
用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性能调节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混凝土压条浇筑前,预埋混凝土压条与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连接钢筋、预应力管道,以及预应力锚具的锚座;
(b)浇筑混凝土压条,在预应力管道内穿设张拉预应力钢束,再以预应力锚具的锚板将张拉后预应力钢束锚固在混凝土压条的两端;
(c)压注管道内压浆,并浇筑混凝土压条端部的封锚混凝土,即完成所述性能调节装置的构建。
优选的,步骤(b)中:浇筑的混凝土压条达到设计强度的90%及以上才开始后续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混凝土压条中预应力系统的设置,可以保证为翼缘端部提供压力,消除剪力滞引起的翼缘端部压力不足,受拉开裂现象,同时,其还能保证混凝土压条与翼端联合工作,扩大翼缘横向承载范围,解决负弯矩引起的翼缘根部受拉开裂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调节装置创造了一种桥梁新型结构构造,改变了结构设计的传统模式,改善了大悬臂混凝土翼缘的工作状态,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支持了混凝土结构的轻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调节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系统消除截面剪力滞的作用示意图,其中,A为无调节装置时主梁正截面上缘预应力产生的压应力分布,B为调节装置对主梁正截面上缘产生的附加压应力分布,C为主梁正截面上缘其他作用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分布;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系统扩大荷载扩散角的作用示意图,其中,D为无调节装置时主梁翼缘顺桥向截面上缘等代最大均匀应力范围,E为有调节装置时主梁翼缘顺桥向截面上缘等代最大均匀应力范围,F为无调节装置时主梁翼缘上荷载顺桥向均匀扩散角,G为有调节装置时主梁翼缘上荷载顺桥向均匀扩散角。
图中,1-钢板组合梁,2-主梁大悬臂混凝土翼缘,3-性能调节装置,4-混凝土压条,5-预应力系统,6-预应力管道,7-预应力钢束,8-预应力锚具,9-管道内压浆,10-封锚混凝土,11-锚座,12-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跨径35m钢板组合连续梁桥采用全宽16.25m、双主梁钢板组合梁1。3.9m大悬臂混凝土翼缘2受梁体剪力滞、横向负弯矩影响,存在受力拉开裂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3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桥梁用加固桩
- 下一篇:高速缓存的一致性状态预置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