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3964.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平;宋正华;耿桂淦;陈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双循环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艺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传统石灰石石膏脱硫产生大量无法利用的石膏,难以处理利用;而氨法脱硫产生的硫铵产品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同时氨法工艺无废水产生。
但是常规的氨法脱硫工艺尚存在氧化不完全充分、氨逃逸、气溶胶大的难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控制气溶胶的工艺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气溶胶的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烟气依次经过相互间隔的降温浓缩区、亚铵吸收区、硫铵吸收区和水洗净化区后,成净烟气后排出;
所述亚铵吸收区设有亚铵吸收液,由亚铵再生槽循环提供,在亚氨再生槽内添加氨吸收剂调节其PH值;
所述硫铵吸收区设有硫铵吸收液,由硫铵氧化槽循环提供,在硫铵氧化槽内添加亚铵吸收液调节其PH值。
上述亚铵吸收区与硫铵吸收区之间设置有透气隔板,将硫氧化物的吸收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吸收区
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装置,烟气自塔体底部进入,依次经过相互由透气隔板间隔的降温浓缩区、亚铵吸收区、硫铵吸收区和水洗净化区后,成净烟气自塔体顶部排出;
所述亚铵吸收区设有若干喷淋器,喷淋液为由亚铵再生槽经亚铵泵循环提供的亚铵吸收液;
所述硫铵吸收区设有若干喷淋器,喷淋液为由硫铵氧化槽经硫铵泵循环提供的硫铵吸收液。
上述亚铵泵的排出口经PH调节阀与硫铵氧化槽连接。
上述亚铵再生槽和硫铵氧化槽分别向亚铵吸收区排气。
上述硫铵氧化槽的氨吸收剂通过底部的氨均布器排入。
上述硫铵氧化槽的氧化空气通过底部的曝气装置排入。
上述硫铵氧化槽设有接塔体底部的溢流口。
上述透气隔板包括若干设置在塔板上的气液分离器,塔板底部设有液体回流口。
上述硫铵吸收区内喷淋器的顶部设有若干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及装置,通过相互独立的亚铵吸收循环系统和硫铵吸收循环系统,同时通过控制亚铵吸收区和硫铵吸收区不同的PH值,既能够高效脱除硫氧化物,又可有效控制氨盐逃逸,减少气溶胶。
在塔外设置独立的硫铵氧化槽,与吸收塔底部设置氧化槽相比,延长了氧化时间,吸收塔的高度降低,循环泵的运行电耗下降。
在塔外设置独立的亚铵再生槽,与氨吸收剂加入循环泵入口或吸收塔相比,延长了亚铵再生反应时间,是氨吸收剂充分反应转化为NH4+,提高了吸收效率,有效降低氨的逃逸,减少气溶胶的生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和装置,简单、易操作,运行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法脱硫双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亚铵泵,2、亚铵再生槽,3、氨均布器,4、硫铵泵,5、硫铵氧化槽,6、曝气装置,7、溢流口,8、结晶池,9、塔体,10、进口,11、降温浓缩区,12、浓缩透气隔板,13、亚铵喷淋器,14、亚铵透气隔板,15、硫铵喷淋器,16、吸收液除雾区16,17、水洗透气隔板,18、水洗净化区,19、出口,20、PH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氨法脱硫双循环工艺的装置, 包括塔体9和配套的亚铵吸收系统和硫铵吸收系统。
烟气自塔体9底部进口10进入,依次经过相互由透气隔板间隔的降温浓缩区11、亚铵吸收区、硫铵吸收区和水洗净化区后,成净烟气自塔体9顶部出口19排出;塔体9底层为结晶池8。
降温浓缩区11内设置硫铵浆液喷淋器,给烟气降温、增湿的同时,利用烟气的温度进一步浓缩硫铵浆液。
烟气进口10位于降温浓缩区11下方,净烟气出口19设置于吸收塔的顶部。
降温浓缩区11和亚铵吸收区之间设置有浓缩透气隔板12,亚铵吸收区和硫铵吸收区之间设置有亚铵透气隔板14,将硫氧化物的吸收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吸收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3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罐气体防泄漏装置
- 下一篇:氨法脱硫多级氧化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