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篮球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4210.1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女子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篮球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篮球架。
背景技术
我国篮球运动开展由来已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可以通过媒体对国内外的篮球赛事进行观摩和学习,极大的开阔了视野并促进了人们篮球水平的提高。篮球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运动之一,一直以来,篮球架多采用在篮球场底端的中部设置立柱式的支架,而众所周知,在篮球场的的三分线以内尤其是罚球区是双方上场队员拼抢最激烈的区域,而现有的篮球架的立柱就位于罚球区的底端,虽然篮球架刻意远离篮球场的底端端线,采用将底座后缩,将篮板前探入罚球区底端的方式,然而,在双方球员的对抗趋于白热化,比分呈胶着状况时,球员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对球的处理上,往往忽视现有的篮球架的存在,在强行突破等时刻,球员由于惯性的原因往往不能即刻站住,时有因身体失去平衡而撞到篮球架的立柱上的事情发生, 严重时,会发生头部撞击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受伤事件,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安全和教学的开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篮球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篮球架,它包括分别设置在篮球场底端的左、右两侧的边线外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端上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上端面沿垂直方向设置有上立梁,位于所述横梁的中部且面对篮球场的中场一侧的前端面设有向篮球场方向延伸的水平梁,所述水平梁的远离所述横梁中部的前端与沿铅垂方向向下延伸的下立梁的上部且背向篮球场中场一侧的后表面连接,所述下立梁的朝向篮球场的中场方向的前表面与篮板的背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篮板朝向篮球场的中场一侧的前表面设有篮筐,所述篮筐包括位于所述篮板前的中部下方的投篮圈以及与所述投篮圈相连接的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通过所述篮板与所述下立梁的下部设有的安装孔配合安装。
所述左、右立柱的下端分别与坐落在所述篮球场的左、右两侧的边线外且沿所述边线方向延伸的左方钢管和右方钢管连接,所述左、右方钢管靠近篮球场的中场一侧的前端距离所述篮球场中场的中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投篮圈靠近篮球场的中场一侧的前端距离所述篮球场中场的中线的距离,在朝向篮球场的中场一侧,所述左、右立柱的轴向中心线与对应的所述左、右方钢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设有100度的夹角。
所述左、右立柱在背向篮球场的中场一侧的后表面的中部分别与对应设有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左方钢管和右方钢管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左、右立柱的中部还分别与所述篮球场的左、右两侧的边线外对应设有的左斜支撑和右斜支撑连接。
所述上立梁远离所述横梁中部的上端的前表面与所述水平梁远离所述横梁中部的前端的上表面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拉筋。
这样,通过采用门式结构的篮球架,将原本集中设置在篮球场底端,靠近罚球区的篮球架的立柱去除,采用两个分别位于篮球场的左、右两侧的边线外的立柱对远远高于篮板的横梁进行支撑,使对抗最激烈的罚球区的底端的边线外乃至三分线区域的底端的边线外没有任何立柱之类的障碍物,可以使双方球员将精力集中在对球的处理上,全神贯注的应对全程比赛,无需担心在进攻中会发生身体冲撞篮球架立柱的不利事件的发生。同时,篮球场的底端没有了立柱,这样可以使双方球员以及坐在球场两个底端观赛的观众的视野更为开阔。球员也可以发挥应有的球技甚至有利于球员的超水平发挥,提供比赛的精彩程度。门式结构的左、右的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篮球场的左、右两侧的边线外,之所以安装在该位置,是因为左、右两侧的边线区域的对抗激烈程度往往小于罚球区域,而且,球员的运球或运动方向多贯穿球场的纵向方向, 因此与左右立柱的冲撞发生概率大大减小,在现有的建筑施工质量完全可以做到篮球架的安装牢固,即不会产生篮球架摇晃等不利于投篮得分的因素发生,还可以承受球员的大力扣球等动作的实施,极大激发了球员的现场发挥和对球处理的想象力,提高了赛事的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篮球架有效避免球员在进攻中因身体失衡冲撞篮球架的立柱的事件发生,避免造成球员伤害,同时,改善现场球员的比赛视野,有利于比赛以及教学训练的开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女子学院,未经山东女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4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