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046.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张建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 不凝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燃不凝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的存在将导致传热过程的严重恶化,不凝气是指混在制冷系统里的空气、氢、润滑油蒸气等。这些气体随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但不随制冷剂一起冷凝,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制冷效应。
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不凝气进入制冷系统后会造成制冷效率下降。
而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当不凝气进人制冷系统后,就会滞留在冷凝器或其它位置,影响制冷剂的冷凝,从而使制冷量降低。首先,不凝气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冷凝空间内,而是根据密度的不同分布于某一位置(一般在冷凝器顶部,靠近液面的位置)。被不凝气笼罩了的一部分传热管就不能冷却制冷剂,从而使总的冷却面积缩小,冷凝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冷凝压力升高。
其次,由于不凝气进人冷凝空间后必然形成一定的分压,从而使冷凝总压力升高。冷凝压力升高,使单位制冷量所需压缩机功率增大,制冷效率因此就会下降。
因此,冷凝器中的不凝气应及时从专用排气阀排出。如无排气阀,可将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和不凝气的混合物放出,分离出制冷剂,将不凝气放空。
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不凝气往往不能直接排放在大气中,由于不凝气主要是可燃或助燃气体,因此,往往采用燃烧方式处理可燃的不凝气。但通过实践发现,现有的不凝气燃烧器通常存在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的缺点。业内大部分技术人员主要将研究方向针对燃烧器的改进,却忽略了不凝气本身,事实上,如果能够对不凝气先进行预先处理后,再进入燃烧器进行燃烧,是可以提高燃烧效果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能够用以在不凝气进入燃烧器前对其进行除雾、除尘净化处理,去除不凝气中的影响燃烧效果的杂质,从而确保充分燃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包括:
一钢结构框架,固设于所述钢结构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净化组,各净化组包括一或多个净化塔,当净化组中包括多个净化塔时,该净化组中的净化塔沿不凝气流路依次串接;
每一净化塔均包括:一塔体、分别连通塔体内部的一进气管、一出气管及一排水管;在塔体内部,进气管及出气管之间设有净化填料。
进一步地,当净化组中包括多个净化塔时,一净化组中的净化塔通过若干连接管串联;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一净化塔的出气管,另一端连接另一净化塔的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均竖直放置,所述进气管设于塔体侧壁,出气管设于塔体顶部,排水管设于塔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填料为鲍尔环或折纹板。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填料的材质为塑料、金属或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为圆形,所述进气管与塔体的侧面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填料之间设有一旋流板。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可燃的不凝气经过多级净化处理,获得较好的除雾和除尘效果。再进入燃烧器进行燃烧,因为杂质含量降低,而能够提高燃烧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净化塔及相关管路均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中,能够实现撬装化设计,方便工程实际中的安装、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的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中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中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燃不凝气净化装置,包括:
钢结构框架1,固设于钢结构框架1中的两个净化组,各净化组包括两个依次串接的净化塔2。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以附图描绘为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固设于钢结构框架中的可以至少有一个净化组,各净化组可包括一或多个净化塔,当净化组中包括多个净化塔时,则该净化组中的净化塔沿不凝气流路依次串接。
如图4所示,净化塔2均包括:塔体、分别连通塔体内部的进气管21、出气管22及排水管23;在塔体内部,进气管21及出气管22之间设有净化填料24,通过填料支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