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评价二氧化碳乳液对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603.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己全;王鹏;宋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2;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价 二氧化碳 乳液 油藏 效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评价二氧化碳乳液对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评价高温蒸汽辅助CO2乳液吞吐对提高非均质稠油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2的优点之一是易于达到超临界状态,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31.1℃和压力高于临界压力7.38MPa的状态下,CO2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在高温高压油井条件下,CO2很容易达到超临界状态,提高了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下降,并降低两相的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利用CO2驱替原油,还能够达到CO2减排的目的,满足环境保护和油藏开发的双重要求。因此,近几年来,CO2驱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发现,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CO2的密度接近液体密度,此时CO2/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相当于液-液分散体系,属于乳液范畴,即CO2乳液,所以研究CO2乳液吞吐对油藏的驱替机理,对原油开采、尤其是非均质稠油的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的吴正彬等进行了稠油油藏高温凝胶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可视化实验,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对比了注入高温凝胶前、后的图像,并全程跟踪了蒸汽驱开发稠油时汽窜产生的过程以及注高温凝胶后蒸汽驱油层的波及情况,据此研究了利用高温凝胶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微观机理。但是该研究的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设备是耐高温高压打孔石英玻璃片与粒径为40目的玻璃微珠制备而成,属于均质油藏模型,而且通过微距镜头进行图像采集,放大倍数有限,不能清楚反映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设备内稠油与凝胶/高温蒸汽体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并且,该可视化实验是 针对高温凝胶改善蒸汽驱的效果评价,不能用于研究CO2乳液吞吐对油藏的驱替机理。
由此可见,目前关于CO2乳液吞吐对高温高压非均质油藏驱替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在微观条件下高温蒸汽辅助CO2乳液吞吐对高温高压非均质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也甚少见于科技文献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评价二氧化碳乳液对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通过高温蒸汽发生装置、乳液发生装置、第一压力控制装置和排水集气装置与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之间的配合,为高温蒸汽辅助CO2乳液吞吐开采非均质油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模拟系统,以对高温蒸汽辅助CO2乳液吞吐开采非均质稠油油藏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评价二氧化碳乳液对油藏驱替效果的系统,包括:
用于向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注入高温蒸汽的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用于向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注入CO2乳液的乳液发生装置;
用于将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的压力调节至开采压力的第一压力控制装置;
用于收集和计量开采产物的排水集气装置。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高温蒸汽”,指的是温度为200~300℃的水蒸气。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非均质岩心模型调节至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的模拟系统,模拟系统包括:
用于将非均质岩心模型内的温度调节至油藏地层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
用于将非均质岩心模型内的压力调节至油藏地层压力的第二压力控制装置;
用于向非均质岩心模型内注入饱和水的注水装置;
用于向非均质岩心模型内注入原油的注油装置。
具体的,乳液发生装置包括CO2乳液发生器、用于向CO2乳液发生器中注入CO2的CO2中间容器和用于向CO2乳液发生器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的表面活性剂中间容器。
具体的,第一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回压调节器,其通过管道与模拟非均质岩心模型连通;
第一回压阀,设置在所述管道上。
具体的,排水集气装置与第一回压阀连接,并且包括依次串联的气液分离器、产出液容器、集气容器和集水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