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纤助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765.8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百慧;贾志义;李斌;吕春慧;杨华;荆慧蓉;王丽;李澜;马晟;郗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纤助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纤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尾纤旋拧装置,适用于光纤安装领域光纤盘纤盒上尾纤的安装与拆卸。
背景技术
在信息通信中,尾纤是一种非常精确而又极细小的部件。在将尾纤与光纤盘纤盒上的法兰进行连接或断开时,由于盘纤盒堆叠,尾纤数量较多,操作空间较为狭小,容易引发误碰、误动现象,对信息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基于此背景,结合工作实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需要一种方便尾纤与法兰适配器连接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光纤盘纤盒安装或拆卸尾纤时容易出现误碰、误动影响信息通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尾纤助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尾纤助拧器,包括弹性金属夹体,所述弹性金属夹体由圆板和两片弧型夹嘴一体构成,两片弧型夹嘴对称分布于圆板边缘;所述弧型夹嘴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圆板上位于两片弧型夹嘴的对称直径上设有过其圆心的开槽,所述圆板中心部固设有旋拧件,所述旋拧件纵向贯穿有凹槽,所述旋拧件的凹槽与圆板的开槽对应;所述弧型夹嘴的外侧固设有弹性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尾纤中的圆形尾纤旋转帽来设计的,尾纤助拧器上包括有弹性金属夹体,弹性金属夹体是由圆板和两片弧型夹嘴一体构成,两片弧型夹嘴对称分布在圆板的边缘,整个弹性金属夹体是依靠其自身一体的弹性实现对尾纤旋转帽的夹紧实现旋拧时一同旋转;为了增大与尾纤旋转帽之间的摩擦力,弧型夹嘴的端面附着有橡胶垫,使弧型夹嘴与尾纤旋转帽更加紧密,防止夹嘴和尾纤旋转帽之间出现相对滑动;常态下两片弧型夹嘴处于夹紧状态。尾纤上有尾纤线,旋拧时,需要将尾纤线存放在助拧器中,使其在旋拧中,不会随其余部件旋转,因此在圆板上位于两片弧型夹嘴的对称直径上设有过其圆心的开槽。在圆板上固定连接一个旋拧件,旋拧件纵向贯穿有凹槽,旋拧件的凹槽与圆板的开槽对应,即二者处于贯通状态,该旋拧件作用是作为维护人员旋拧的工具。在两个弧形夹嘴外侧中间各安装一个弹性金属片,用于将助拧器的两个金属夹嘴张开。在具体操作时,尾纤助拧器的目的是将尾纤拧于法兰适配器,而不会误碰到其余的尾纤,因此运用尾纤助拧器进行如下操作:用大拇指与食指按动两侧的弹性金属片,将2片弧型夹嘴分开,夹紧尾纤旋转帽,尾纤顺势从弧型夹嘴的间隙进入凹槽并临时固定存放在其中,由于尾纤本身在尾纤旋转帽转动时,尾纤不会随之而转动,因此尾纤在旋拧件旋转时,不会随其一起旋转,从而保证了尾纤的正常使用;在将尾纤与法兰适配器拧紧或者是松开后,轻按弹性金属片,使弧型夹嘴分开,将尾纤从弧型夹嘴间隙中脱出,将工具与尾纤分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尾纤助拧器的操作。
优选的,为了尾纤存放以及旋转时不带动尾纤,将开槽宽度设置为大于尾纤直径。
更加优选的,为了加工简便以及夹持效果更好,两片弧型夹嘴之间有与圆板上开槽宽度相同的间隙,这样可以利用助拧器打开后的夹力,与尾纤旋转帽间夹的更加紧密,旋转更加容易。
优选的,助拧器上的圆板上的开槽槽底部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两种形状都可以用来暂时存放尾纤,且两种形状加工起来都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尾纤与光纤盘纤盒上的法兰短配器连接及拆卸工作,由于盘纤盒堆叠,运用此尾纤助拧器,可以有效降低误碰误动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运转维修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弧形夹嘴,2-圆板,3-弹性金属片,4-旋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尾纤助拧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弹性金属夹体,所述弹性金属夹体由圆板2和两片弧型夹嘴1一体构成,两片弧型夹嘴1对称分布于圆板2边缘;所述弧型夹嘴1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圆板2上位于两片弧型夹嘴1的对称直径上设有过其圆心的开槽,所述圆板2中心部固设有旋拧件4,所述旋拧件4纵向贯穿有凹槽,所述旋拧件4的凹槽与圆板2的开槽对应;所述弧型夹嘴1的外侧固设有弹性金属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