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6033.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天柱;孙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鸿(上海)信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8;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蓄冷 空调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蓄冷水盒、空调风机盘管组件和蓄冷水槽,蓄冷水槽内设有蓄冷水泵,蓄冷水槽一侧连接有用于向蓄冷水水槽内供水的水泵,蓄冷水泵连接有蓄冷水泵电机变频器,水泵连接有水泵变频器,蓄冷水槽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空调风机盘管组件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冷水槽的输出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输入端采用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水阀和第一电动水泵,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输出端与蓄冷水槽的输入端采用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动水阀和第二电动水泵。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不同的时间段,单价电是不同的;现有的空调系统和蓄冷系统没有很好地组合利用,导致在整个系统运行时不能很好的分配能源,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能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能够为系统提供合理的运行策略,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最为经济的运行模式。比如峰、平值时执行放冷模式,晚间谷值时执行蓄冷模式;如果蓄冷罐的冷量不够用,则可以采取主机和蓄冷罐一起供冷的模式,但是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设备的直接启动,而不是采用变频器启动,导致电网直接增加负荷,对电网造成冲击,且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导致能源的损耗,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蓄冷水盒、空调风机盘管组件和蓄冷水槽,所述蓄冷水槽内设有蓄冷水泵,所述蓄冷水槽一侧连接有用于向蓄冷水水槽内供水的水泵,所述蓄冷水泵连接有蓄冷水泵电机变频器,所述水泵连接有水泵变频器,所述蓄冷水槽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蓄冷水槽的输出端与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输入端采用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水阀和第一电动水泵,所述空调风机盘管组件的输出端与蓄冷水槽的输入端采用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动水阀和第二电动水泵,所述蓄冷水泵电机变频器、水泵变频器、第一电动水阀、第一电动水泵、第二电动水阀和第二电动水泵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指令信号生成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有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蓄冷水泵电机变频器、水泵变频器、第一电动水阀、第一电动水泵、第二电动水阀和第二电动水泵的输入端均与指令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水泵连接有第一电动水泵变频器,所述第一电动水阀连接有第一电动水阀变频器,所述第二电动水泵连接有第二电动水泵变频器,所述第二电动水阀连接有第二电动水阀变频器,所述第一电动水泵变频器、第一电动水阀变频器、第二电动水泵变频器和第二电动水阀变频器均与指令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市电和储备电源,所述市电和储备电源并联设置,所述市电和储备电源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电路自动切换模块,所述电路自动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路自动切换模块内设有断路保护单元。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蓄冷空调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降低空调能耗,对水蓄冷空调实现智能控制,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水蓄冷空调在使用时增加电网的负荷以及直接冲击,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鸿(上海)信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嘉鸿(上海)信息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6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式打印机控制板动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