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气发酵剩余物的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发酵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9734.X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张廷军;马宗虎;傅国志;潘宁;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1/12;C02F9/14;C05F15/00;C05F17/02;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发酵 剩余物 处理 装置 包含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沼气发酵剩余物的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发酵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发酵是一种能将有机废弃物变为能源的技术,目前,大型沼气工程所产生的沼气量很大,其在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发酵剩余物处理量大且困难的问题。虽然在原理上发酵剩余物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但在我国农业分散式的生产方式下,沼液沼渣的处理和利用,尤其是沼液,已经成为制约沼气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处理上述沼液,中国专利文献CN202744419U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禽养殖沼液处理的生态净化装置。该技术设置了吸附池、人工湿地系统和氧化池,其中,人工湿地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了湿地植物、湿地填充基质(沙土)、页岩空心砖、湿地填充基质(炉渣)、湿地填充基质(砾石)和溢流堰。其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沼液。
上述技术在沙土和炉渣间设置页岩空心砖,湿地两侧空心砖与大气相通,以增强人工湿地装置内部供氧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沙土覆盖于页岩空心砖上,形成一层空气阻隔层,难以有效向人工湿地装置内部供氧,导致净化效果差;再者,上述技术中,人工湿地系统池底水平设置,沼液流至池底时,不能快速外排,导致沼液积存,影响净化效果,同时,因沼液流通速度慢,导致人工湿地系统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处理装置在处理沼气发酵剩余物时存在净化效果差、易堵塞的缺陷,进而提供了一种净化效果好、不易堵塞、低成本、处理效率高的沼气发酵剩余物的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发酵回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沼气发酵剩余物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固液分离装置和沼液净化装置,所述沼液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池,其底部呈坡度设置,且位于坡底的所述净化池的侧壁上设置出水口;
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净化池内;
通风管,插入所述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内,且所述通风管的底端靠近所述净化池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坡度的坡角为30-45°;
所述第一净化层的厚度为200-350mm,孔径为0.1-0.5mm;
所述第二净化层的厚度为20-40mm,孔径为5-10mm;
所述第三净化层的厚度为150-200mm,孔径为15-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层为沙粒层;
所述第二净化层为砾石层;
所述第三净化层为粗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其管壁上设置有通风孔,以向所述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内供氧。
进一步地,沿所述通风管的轴向,插入所述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内的所述通风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若干通风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厌氧折流式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沉淀池和若干反应池,所述沉淀池上的进液口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沼液出口连通;
水生植物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层上,以便净化沼液。
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缓冲装置、筛网流道和挤压装置,以及,
设置于所述筛网流道和挤压装置下方、用于收集两者分离出的沼液的沼液收集装置;
所述筛网流道呈坡度设置,以便沼气发酵剩余物依靠重力流至所述挤压装置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酵回收系统,包括上述的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剩余物收集装置,所述发酵剩余物收集装置内设置抽液装置,以将发酵剩余物抽至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沼液净化装置净化后所得水;
运输装置,用于接收并运输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沼渣至目的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9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