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续诱捕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1229.9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0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英强 |
主分类号: | A01M23/18 | 分类号: | A01M23/18;A01M2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温利利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笼,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抓捕鼠类等小型动物的诱捕笼。
背景技术:
常用的动物诱捕装置多采用弹簧式和踏板式启动装置诱捕动物,不足之处在于老鼠入笼过程中发现危险容易逃脱,每次成功抓捕一只后需重新设置才能使用,不能连续抓捕。
现有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捕鼠笼(专利号2007100319708),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老鼠的捕鼠笼,该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弧形桥斜板使老鼠进入时需向上爬行,老鼠不容易找到入口,加大了老鼠进笼的难度。而现有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动物诱捕笼(专利号2009100415865),同样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老鼠等小动物的诱捕笼,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二门扇铰接在第一门扇上,两门扇的重量共同作用在弧形桥上,动物进笼沿斜板上爬并顶起两门扇重量,增大了动物进笼的阻力,阻力过大容易导致动物入笼过程中逃走。同时,上述两个专利公开的诱捕笼内都没有封闭的食物放置区,先进入笼内的动物会将食物吃完从而达不到连续诱捕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抓捕门阻力小,诱捕后动物不容易逃走,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 可以实现连续诱捕动物的诱捕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连续诱捕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上设置有门洞,门洞内活动设置有抓捕门,所述抓捕门上端铰接在门洞顶部,抓捕门下端自然下垂封闭门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里设置有高于笼体底部的支板,支板位于抓捕门下方,支板上沿抓捕门活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根条形槽,所述抓捕门下端设置有长刺部,抓捕门自然下垂时长刺部穿进条形槽;所述支板位于笼体内的一端设置有阻挡老鼠在笼内打开抓捕门的上翻边。
进一步,所述支板平面与与笼底之间的距离为K,所述支板平面与笼底之间的距离K的取值范围为1~3cm,所述支板上翻边顶端向笼体内侧倾斜。
进一步,所述抓捕门的高度为L,抓捕门顶部到支板的距离为H,H小于L,则上翻边下端到自然下垂状态的抓捕门的距离a=常数*【(L2-H2)的开二次方根】,常数的取值范围为1~1.5。
进一步,所述抓捕门的高度L的取值范围为6cm~15cm。
进一步,所述抓捕门顶部到支板的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5cm~14cm。
进一步,所述笼体包括笼架,笼架上装设有前栅板、后栅板、左栅板、右栅板、上栅板和下栅板,所述门洞开设在前栅板上,所述笼体内设置有连接或抵触前栅板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为门洞,分隔板的另一侧为诱饵室。
进一步,所述笼体内设置有将诱饵室和笼内空间分隔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前栅板的距离不超过分隔板的宽度。采用挡板将将诱饵室和笼内空间分隔,可防止先进入笼内的动物把诱饵吃掉,从而利用诱饵 达到连续诱捕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透气孔,诱饵的味道通过透气孔散发出去。
进一步,所述诱饵室紧靠左栅板或右栅板设置,构成诱饵室一围边的左栅板或右栅板可打开安装在笼体上。
进一步,所述构成诱饵室一围边的左栅板或右栅板一侧边铰接在笼架上,另一侧边通过插销固定在笼架上。
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所述抓捕门结构的诱捕笼,可起到连续诱捕鼠类的目的,并可有效阻止鼠类从诱捕笼内部将抓捕门打开,且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并有效节省材料,没有机械触发装置,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笼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栅板、2-后栅板、3-左栅板、4-右栅板、5-上栅板、6-下栅板、7-笼柱、8-抓捕门、9-转轴、10-门洞顶板、11-支板、12-左分隔板、13-右分隔板、14-挡板、15-插销、16-上螺钉、17-下螺钉、18-限程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英强,未经林英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1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式老鼠捕鼠器
- 下一篇:一种鼢鼠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