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手术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2039.9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9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利;王怀洲;田洁;赵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推送轮 推送器 眼科 推管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激光设备 手术治疗 灌注管 莱姆氏 三通 导管末端 三通连接 治疗系统 眼压 创伤 光纤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手术治疗系统,包括介入针,支架,推管,眼科导管,内路推送器,导管推送轮,推管推送轮,三通,灌注管,激光设备。所述眼科导管上设有三通,三通连接灌注管。眼科导管末端连接激光设备,导管内部设有光纤,导管前端使用段插入内路推送器,内路推送器上设有导管推送轮和推管推送轮。内路推送器前端连接介入针,位于介入针内部的眼科导管前端上带有支架,支架后端的眼科导管上带有推管。本实用新型的治疗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眼压,并且提高手术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创伤,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青光眼手术治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手术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全球第一位不可治愈的致盲眼病,中国的青光眼患者占全球之首。目前,唯一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法为降低眼压。常用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很多患者在最大用药量的情况下眼压仍然难以控制,也有患者难以接受药物的副作用,须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小梁切除术。该术式属于“房水短路”手术,即将房水从眼内直接通过巩膜壁上的造瘘口引流到眼球外(结膜下),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高。即使手术成功,手术形成的功能滤过泡不但永久地改变了眼表的正常结构和眼的房水生理循环,还可导致如滤过泡炎、薄壁滤过泡等诸多严重滤过泡相关并发症。
近年来,国际国内开始采用青光眼微创手术治疗青光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粘小管成形术(Canaloplasty)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唯一解除集液管阻滞的微创青光眼手术,这一术式可广泛地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利用特制的微导管将一根聚丙烯缝线360度贯穿施莱姆氏管(Schlemm´s Canal),缝线两端打结,保持张力可以恢复施莱姆氏管的引流,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2015年出现了一种新的青光眼微创手术--内路粘小管成形术(AB-interno Canaloplasty),通过透明角膜微切口,使用特制的微导管360度扩张施莱姆氏管,具有粘小管成形术(Canaloplasty)的优点重建了房水天然排除途径,还保持了结膜形态,安全性更高,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内路粘小管成形术目前采用缝线360度贯穿施莱姆氏管打结的方式,但是缝线形成的张力有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施莱姆氏管再次塌陷,阻碍房水排出,因此,实用新型一种更为稳定有效的内路施莱姆氏管微创治疗系统则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手术治疗系统,用于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的手术中,以微创的手术方式降低眼压,治疗青光眼。本实用新型给医生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内路实施的施莱姆氏管手术治疗系统,包括介入针,支架,推管,眼科导管,内路推送器,导管推送轮,推管推送轮,三通,灌注管,激光设备; 所述眼科导管上设有三通,所述三通连接灌注管;所述眼科导管末端连接激光设备,所述眼科导管内部设有光纤,所述眼科导管前端使用段内部设有内路推送器;所述内路推送器上设有导管推送轮与推管推送轮;所述内路推送器前端连接介入针;所述眼科导管前端上设有支架,支架后端的眼科导管上带有推管。
进一步地,所述介入针采用弧形针头。
进一步地,所述推管由自润滑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支架选自以下材料制成,包括:生物相容性高聚物、不锈钢、金、银、铂、镍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推送轮以旋转方式推进。
进一步地,所述推管推送轮以旋转方式推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导管推送轮和推管推送轮均以旋转方式推进,保证了推进速度均匀,使得手术更加稳定;
2、介入针采用弧形针头,更加贴近组织的生理弧度,避免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2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