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3230.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丽;张宇;高阳;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11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手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
背景技术
低压小型断路器属于配电网络的终端,是配电系统中最量大面广的产品。但是,随着用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断路器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需求。
具体的,对于现有的断路器,在断路器分闸合闸过程中,断路器手柄需承受很大的力,因此,易发生断路器手柄折断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断路器整体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把手(1)以及固定于所述手柄把手(1)下面的手柄定位部(2);其中,所述手柄把手(1)的前后两端各开设有前安装孔(1.1)和后安装孔(1.2);所述前安装孔(1.1)的直径和所述后安装孔(1.2)的直径不同;将联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嵌入到相邻的断路器手柄结构的前安装孔(1.1)和后安装孔(1.2),实现断路器手柄结构的串联;
所述手柄定位部(2)具有左右对称的左圆弧形面(2.1)和右圆弧形面(2.2);所述左圆弧形面(2.1)和所述右圆弧形面(2.2)与断路器安装壳体(3)对应位置的第1圆柱形凹槽(3.1)相匹配;所述手柄定位部(2)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形凸起(2.3);所述圆柱形凸起(2.3)与断路器安装壳体对应位置的第2圆柱形凹槽(3.2)相匹配;所述圆柱形凸起(2.3)的中心开设有方形通孔(2.4);所述方形通孔(2.4)嵌入电机输出轴;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断路器手柄结构进行分闸或合闸动作。
优选的,所述前安装孔(1.1)和所述后安装孔(1.2)均为圆形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前安装孔(1.1)的直径小于所述后安装孔(1.2)的直径;
所述联动轴为圆柱轴;所述联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前安装孔(1.1)过盈配合;所述联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安装孔(1.2)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手柄定位部与断路器安装壳体形成面接触形式的同轴配合关系,手柄圆弧和外壳凹槽共同形成手柄支撑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给电操配合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传动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选择,同时这种结构增强手柄和外壳配合强度,提高了断路器的机械寿命。
(2)通过在断路器手柄结构开设前安装孔和后安装孔,实现了多个断路器手柄结构的串联;通过在断路器手柄结构开设方形通孔,实现了电机通过方轴带动小型断路器手柄动作,实现断路器自动化操作。
(3)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手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手柄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手柄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手柄结构与断路器安装壳体之间的装配关系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手柄结构与断路器安装壳体之间的装配关系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应用断路器手柄结构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断路器手柄结构、牵引杆、带动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的装配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尤其适用在小型断路器中,包括手柄把手1以及固定于手柄把手1下面的手柄定位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3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