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6124.2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平;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华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电源 装置 | ||
1.一种配电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可控硅、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和第九三极管,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220V交流电,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可控硅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可控硅的可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510K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0K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20KΩ,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20KΩ,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100KΩ,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为20KΩ,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为100KΩ,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为Ω20KΩ,所述第九电阻的阻值为100KΩ、,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4.7Uf,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0.1uF,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100uF,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型号为9012,所述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所述第六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所述第八三极管和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型号均为9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华,未经刘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61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测量钢轨端部直线度的装置
- 下一篇:角度传感器快速装卸的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