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力纳米分散研磨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6306.X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08 | 分类号: | B02C17/08;B02C17/24;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分散 研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力纳米分散研磨仪。
背景技术
在做纳米材料制备或涂料油墨时,常常将粉体尺度由大变小,随着物料粒径的不断变小,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及静电吸引力会逐渐加强,布朗运动现象渐趋明显。结果表明,当物料尺寸达到25微米时,普通的机械研磨和超声分散法便不能有效的去除分子间力,物料就会产生团聚,尺寸不再减小反而增大。对纳米粉体的制备产生困难。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机器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除去选择适当助磨剂以避免粉体再次团聚外,制造一种特殊复合力机理的研磨机来降低或避免布朗运动影响,是湿法研磨分散方法能否成功地得到纳米级粉体研磨及分散的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力纳米分散研磨仪,可达到提高研磨效率,有效控制震动幅度,增大罐内物料的分散性,解决普通行星球磨机物料粘底和分散性差的问题,并减少高频震动和行星旋转运动对仪器的影响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力纳米分散研磨仪,包括电机、偏心轮、电机齿轮、行星齿轮、缓冲弹簧、支撑板、中平轮、行轮、研磨分散罐、罐座、把手、孔盘和太阳盘,
所述太阳盘的顶端表面固定设有中平轮和多个行轮;所述中平轮设在太阳盘的顶端表面中心,所述中平轮的周围均匀设有多个行轮;所述太阳盘的底端表面固定设有电机齿轮和行星齿轮;所述电机齿轮设在太阳盘的底端表面中心,所述行星齿轮设在与行轮处于同一中心线的对应位置;
所述太阳盘的上方设有孔盘,所述行轮贯穿孔盘固定连接;所述行轮的顶端均固定设有罐座;所述罐座的内部设有研磨分散罐;所述研磨分散罐的顶端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穿过罐座的顶端;
所述太阳盘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太阳盘之间设有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电机位于太阳盘和支撑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机的顶端设有偏心轮,所述电机与电机齿轮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平轮通过皮带分别与行轮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分散罐设有两个、四个、八个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提高研磨效率,有效控制震动幅度,增大罐内物料的分散性,解决普通行星球磨机物料粘底和分散性差的问题,并减少高频震动和行星旋转运动对仪器的影响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偏心轮,3-电机齿轮,4-行星齿轮,5-缓冲弹簧,6-支撑板,7-中平轮,8-行轮,9-研磨分散罐,10-罐座,11-把手,12-孔盘,13-太阳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力纳米分散研磨仪,如图所示,其包括电机1、偏心轮2、电机齿轮3、行星齿轮4、缓冲弹簧5、支撑板6、中平轮7、行轮8、研磨分散罐9、罐座10、把手11、孔盘12和太阳盘13,
太阳盘13的顶端表面固定设有中平轮7和多个行轮8;中平轮7设在太阳盘13的顶端表面中心,中平轮7的周围均匀设有多个行轮8;太阳盘13的底端表面固定设有电机齿轮3和行星齿轮4;电机齿轮3设在太阳盘13的底端表面中心,行星齿轮4设在与行轮8处于同一中心线的对应位置;
太阳盘13的上方设有孔盘12,行轮8贯穿孔盘12固定连接;行轮8的顶端均固定设有罐座10;罐座10的内部设有研磨分散罐9;研磨分散罐9的顶端固定设有把手11,把手11穿过罐座10的顶端;
太阳盘13的下方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与太阳盘13之间设有多个缓冲弹簧5;电机1位于太阳盘13和支撑板6之间的中心位置,电机1的顶端设有偏心轮2,电机1与电机齿轮3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中平轮7通过皮带分别与行轮8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研磨分散罐9设有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63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