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盗车筐及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6603.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贺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H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盗 车筐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防盗车筐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方便人们在路途中携带物品,现有的自行车上通常会配置有车筐。
然而,绝大多数的车筐为敞口式,人们在骑行过程中难以保证物品安全。例如,当骑行较快时,放在车筐里的包很容易飞落;而且物品在路途中容易被他人顺手牵走。有少数车筐配置有顶盖,但是顶盖都只是简单的搭合状态,内部物品在受到颠簸时很容易将顶盖顶开,而且对他人恶意夺取框内的物品完全没有阻挡力。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车筐难以保证筐内物品安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盗车筐及自行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筐难以保证筐内物品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盗车筐,包括:车筐主体以及设置于车筐主体上的盖顶;
盖顶的一侧与车筐主体的后板交界处活动连接,盖顶的另一侧与车筐主体的前板交界处设置有指纹密码锁;指纹密码锁用于锁定盖顶和车筐主体;
指纹密码锁包括指纹识别装置、锁舌和锁扣板;其中,指纹识别装置和锁舌设置于盖顶侧,锁扣板设置于车筐主体的前板侧,且锁舌和锁扣板相匹配;
车筐主体内部还设置有警报器,警报器与指纹识别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指纹识别装置的触发下发出警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指纹密码锁还设置有与指纹识别装置相连接的指示灯,用于显示指纹识别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车筐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指纹识别装置和警报器分别相连,用于为指纹识别装置和警报器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车筐主体的前板侧还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以获取电能。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半导体基片,设置于半导体基片内的电容传感片组、绕设于电容传感片组外侧的金属环,以及与电容传感片组和金属环电连接的处理芯片。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盖顶上还设置有可开合防护罩,用于防护指纹密码锁;
其中,可开合防护罩为拱型,指纹密码锁设置于可开合防护罩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盖顶靠近车把的一侧与车筐主体的侧壁交界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盖顶靠近车把的一侧与车筐主体的侧壁交界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智能防盗车筐的车筐主体的后板侧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将车筐主体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把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智能防盗车筐,还包括自行车车体;其中,智能防盗车筐可拆卸设置于自行车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盗车筐及自行车,通过在车筐主体及其盖顶的交界处设置指纹密码锁,可以较好的锁定盖顶,以保证车筐主体内的物品安全;用户通过指纹解锁以打开车筐盖顶的方式更加简便且可靠,避免了携带钥匙的不便以及钥匙丢失的隐患。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车筐内部还设置有警报器,该警报器可以由指纹密码锁触发报警,进一步提升了车筐防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车筐内物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贺,未经王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6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具及具有可拆卸挂具的挂篮组合体
- 下一篇:一种骑行车辆用车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