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描系统的导光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638.X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彬;谢浩森;傅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曲芳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系统 导光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体,尤指一种扫描系统的导光体。
背景技术
接触式感光器件(Contact Image Sensor,简称:CIS),是扫描仪的主要构件之一,接触式感光器件构造主要包括光源(如:LED)、导光体、透镜组及光感应组件数组所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光源经由导光体照射到扫描原稿上,透镜组接收反射自扫描原稿的反射光,并成像于光感应组件上,光感应组件将原稿上一条线的色彩或黑白阶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扫描仪则利用滚轮装置移动扫描原稿,而将扫描原稿的图像或文字一行行地扫描成电子信号,再由扫描仪的模拟 /数字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讯号,再传送给处理装置(如:计算机、复印机…等)。
而为了能够得到较佳的扫描质量,在接触式感光器件相当重要的一环,即是导光体需要以均匀的照射光线照射到扫描原稿上,才可以让透镜组接收到正确反射扫描原稿的反射光。因此,有若干业者乃针对导光条提出各种改良方案,举例而言,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 I432801号专利,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台湾第104100020号发明专利申请案,然而,这些导光体仍各自有其问题,使得导光体的照射光线的均匀性仍有改善的空间,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光源(如:LED)从导光体的一端入射到导光体内时,由于光源集中在导光体端面相对光源入射的位置上,并未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端面,使得光线一开始就并非均匀的照射进入导光体,再者,就是导光体越远离光源的位置其照度就越来越差,因此有必要对此些问题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问题,为解决先前技术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的提高导光体的光源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扫描系统的导光体,在导光体的一端面设有接受一入射光源的一入光面,导光体相邻入光面的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一出光面及一导光面。当光源由入光面进入导光体后,先在导光面相邻入光面的位置发散光源,再由导光面导引光线,以此可有效的提高导光体所引导的光源的均匀度。
其中,导光面包含一散光区域、一连续布点区域、复数个非连续布点区域及一局部粗糙面区,其中散光区域设在导光面接近于入光面的位置,连续布点区域设在导光面接近导光体另一端的位置,各非连续布点区域则设在散光区域与连续布点区域之间,局部粗糙面区则是设在导光面相邻导光体另一端到部分的非连续布点区域上。
其中,连续布点区域及各非连续布点区域分别由包括复数个散射微结构,且各散射微结构为对角线的尺寸为50~120um。
其中,局部粗糙面区的最高及最低深度误差小于或等于(≦)5um,且局部粗糙面区占导光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70%。
本实用新型的扫描系统的导光体的优点如下述所列之一或多个:
1.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均匀照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在扫描仪或接触式感光器件中,将不需要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 I432801号专利的消光材料50与扩散片40。
2.本实用新型的导光面相邻入光面的位置先将光源发散到整个导光条中,使得光源得到较大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有利于贵审查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在此先予以事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