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804.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云;梅光磊;朱进;杜法刚;袁浩;刘慧;孙乐涛;卜士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5/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胡湘根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夹具 供气 气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于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焊装夹具主要是通过若干支撑、定位单元定位冲压件或分总成,夹具夹紧后,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实现焊接下一级总成。夹具夹紧、松开一般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流向驱动气缸使夹臂开合来实现。
焊装压缩空气的供气方式有地面预埋、地面铺设、空中铺设等,夹具常用供气方式有两种,主线夹具供气可采用地面铺设或地面预埋方案,考虑工艺需求及实施难度,一般建议采用地面铺设方案,因主线一般采用自动化输送,焊接以机器人为主,人工工位一般布置踏台,夹具供气管沿夹具BASE边缘铺设,位置在踏台下方,对工艺操作不产生影响。辅线(又称分总成线)夹具供气一般采用地面预埋方案,主要是避免地面铺设气管对工艺物流及人员操作产生影响。
现有夹具气管预埋方案一般是根据工艺需求,在设备进场前,土建施工单位按照图纸位置预埋主气管并预留供气支点,供气支点一般高出地面15cm,并设置弯头和阀门,具体位置根据分总成夹具大小、数量均布,因土建单位精度差,位置一般存在偏差,现场安装时气管与夹具干涉,移动夹具位置往往导致焊钳焊接姿态不符合人机工程学,操作困难甚至无法操作,突出地面的支管影响工位器具物流,同时人员行走过程容易被绊倒,突出地面的气管及高压空气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其包括:气源坑和预埋所述气源坑之内的供气主管,其中:所述气源坑具有空腔,且所述空腔中布置有供气支管,且所述供气支管的入口与所述供气主管气体管路相连,且所述供气支管的出口连接有阀门;且所述空腔上部内壁圆周布置有护角角钢,所述护角角钢的上部布置有花纹盖板,且所述花纹盖板的外部布置有把手。
此新型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简单,供气支管隐藏气源坑内,美观便利,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供气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供气主管、2供气支管、3阀门、4气源坑、5护角角钢、6花纹盖板、7把手、8供气软管、9夹具、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其包括:气源坑4和预埋所述气源坑4之内的供气主管1,其中:所述气源坑4具有空腔10,且所述空腔10中布置有供气支管2,且所述供气支管2的入口与所述供气主管1气体管路相连,且所述供气支管2的出口连接有阀门3;且所述空腔10上部内壁圆周布置有护角角钢5,所述护角角钢5的上部布置有花纹盖板6,且所述花纹盖板6的外部布置有把手7。
此新型焊装夹具供气的预埋气管结构简单,供气支管隐藏气源坑内,美观便利,安全可靠。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供气主管1预埋在-0.4m以下深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供气支管2的尺寸为DN15,且所述阀门3水平安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腔10的尺寸为400×400×400mm,所述供气主管1布置在所述空腔10的底部中间,且所述供气主管1具有位于所述空腔10内的裸露主管部分。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阀门3经供气软管8与夹具9气体管路相连。
如图1至4所示的实施例中,供气主管1预埋在气源坑4内,供气支管2焊接在供气主管1上方,为便于控制供气支管2开合,供气支管2末端安装阀门3。气源坑4的周围预埋护角角钢5,主要防止气源坑周围被破坏,为花纹盖板6提供支撑,同时保证了花纹盖板6与地面齐平,美观安全,把手7安装在花纹盖板上,便于花纹盖板7的拆卸。图4为本实用新型给夹具供气的应用示意图,反映预埋气源点给夹具供气的示意图。供气软管8从气源点中的供气支管2末端接出,供气软管穿过花纹盖板6边缘的腰型孔后接入夹具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气化器底部积霜的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流式进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