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544.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归航;童晶;潘言星;唐智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1H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报 震动 噪音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音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的发展建设,工厂越来越多,车辆拥有量持续上升,随之就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产生了众多的噪声源。长期生活在噪音污染中,使人难以休息和睡眠,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出生以后可能造成神经行为异常。目前,国内对于噪声监测与保护听力的民用噪声检测器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市场上民用噪音检测设备存在体积过大或者功能简单的弊端,一般只有一个灯光报警功能,人们无法得知噪音的大小,对于行动不便和存在视力障碍的个人,使用非常不便,导致无法对生活环境噪音情况得到良好的监控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内设有弹片的集声装置,以及
位于该集声装置后侧的触发机构;
当集声装置采集到噪音时,弹片挤压触发机构,以使触发机构触发显示模块得电,显示噪音程度。
进一步,所述触发机构包括: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对应弹片方向,另一端与一推杆的一端铰接;以及
所述活塞杆从一弹性套筒中穿过,且在集声装置未采集到噪音时,所述弹性套筒使活塞杆复位;
在所述触发机构触发后,所述推杆适于触发显示模块中所排列的相应LED灯亮起,且各LED灯显示的颜色按照从下到上依次变深排布以显示噪音程度。
进一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块,且滑块上设有第一触点;以及
所述触发机构位于一套管内,且套管远离集声装置的一端内腔套接有安装圆盘;
在所述安装圆盘位于套管内腔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圆盘中开设有多个与滑槽连通的凹槽,且各凹槽均对应一LED灯;
各凹槽内均设有用于连通相应LED灯对应供电端的第二触点;
在所述触发机构触发后,活塞杆向后侧移动,推杆在滑槽内向上滑动,以使第一触点与相应第二触点接触,即该第二触点对应LED灯点亮。
进一步,所述第二触点由一弹性机构顶出;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触点弹簧,且该触点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底部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二触点相连。
进一步,所述弹性套筒内设有复位弹簧,且通过上下竖杆与套管的内壁相连;
所述活塞杆的中部适于从复位弹簧中孔穿过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块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扬声器;
当显示模块得电时,扬声器同时进行播报。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对应弹片方向的一端还设有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当外部环境产生噪音时,集声装置接收到噪音,噪音震颤使得弹片向套管内挤压,带动压板向内挤压,在活塞杆和推杆的带动下,滑块在滑槽内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接触,使得LED灯、扬声器和蓄电池构成一个回路接通,LED灯亮,扬声器播放噪音提醒,噪音越大,第一触片越向上方的第二触片移动接触,使得上方的LED灯亮起,可根据LED灯亮灯的位置初步判断出外部噪音的大小,以便于人们更好的做出防护措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监测效果明显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集声装置1、套管2、弹片3、竖杆4、弹性套筒5、复位弹簧51、活塞杆6、压板7、推杆8、滑块81、安装圆盘9、滑槽10、凹槽11、第一触片12、触点弹簧13、连接件14、第二触片15、LED灯16、扬声器17、蓄电池1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播报震动式噪音监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POS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医护可视语音呼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