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室真空炉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960.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森安;李振杰;孙晓全;崔馨元;高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西格马炉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73 | 分类号: | C21D1/773;C21D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炉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用的多室真空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室真空炉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或工件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真空热处理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热处理技术,与常规热处理相比,真空热处理的同时,可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可去掉工件表面的磷屑,并有脱脂除气等作用,从而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多室真空热处理炉,如申请号200520118587.2《双室真空碳、氮共渗油淬气冷热处理炉》,真空炉包括冷却室、淬火油槽及加热室,冷却室和加热室之间装有闸板阀,多室之间的密封结构大多采用闸板阀,但是由于闸阀启闭时须全开或全关,闸板行程大,开启需要一定的空间,外形尺寸高,安装所需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闸板阀外形尺寸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密封效果好的旋紧密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室真空炉密封结构,所述的多室真空炉包括筒状的加热室和冷却室,冷却室直径大于加热室直径,加热室的一端嵌套入冷却室中,加热室靠近冷却室侧设置有向外翻起的凸沿,炉门与凸沿相贴合,炉门和凸沿外圆周面套有横截面为C形的旋合圈,炉门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布的外齿,旋合圈靠近炉门侧设置有与外齿相同数量的内齿,外齿可从内齿间的齿槽中进入到旋合圈的凹槽中,旋合圈旋转后,外齿一侧端面与内齿内端面贴合,且内齿和外齿相贴合的两个面沿圆周方向均设置为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的斜面,加热室炉体外侧靠近旋合圈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旋合圈旋转的一个或者多个旋紧装置,冷却室内设置有与炉门连接并能够驱动炉门开合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旋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加热室外侧用于固定液压缸的支架和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伸出杆与旋合圈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采用连杆机构,连杆的一端与炉门连接,另一端与冷却室的内壁连接,电机与连杆连接并驱动连杆旋转。
进一步地,加热室和冷却室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炉门和凸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多室真空炉还包括进料室,进料室设置在加热室的另一端,进料室与加热室的连接和密封结构与加热室和冷却室的连接和密封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多室真空炉不同炉体间的密封结构采用旋合密封结构,在炉门外设置旋合圈,用旋压的方式将炉门密封,较传统闸板阀结构,外形尺寸小,安装空间小,且密封效果也优于闸板阀,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B放大试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合圈的零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合圈零件图的C向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室炉密封结构主视图。
附图标记:1-加热室、2-冷却室、3-凸沿、4-炉门、5-外齿、6-旋合圈、7-内齿、8-旋紧装置、801-支架、802-液压缸、9-驱动装置、901-连杆、902-电机、10-法兰、11-密封垫、12-密封圈、13-进料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西格马炉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西格马炉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控加工切屑控制方法
- 下一篇:高效锻造工件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