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式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3718.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仪;蒲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刀 弹式 凸起 本实用新型 针套 弹性夹体 定位凸起 上限位 下限位 针刀体 针腔 深浅 医疗器械技术 内壁上部 皮肤表层 限位弹簧 上端 倒U形 回弹 两档 捏柄 松开 限位 治疗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式针刀,其包括针腔、与针腔连通的针套、针刀体,固定在针刀体上端的连接块,倒U形的弹性夹体,设置在针套内壁上部的与定位凸起对应的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和限位弹簧。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弹性夹体的定位凸起被上限位凸起或下限位凸起限位,从而可以控制针刀出刀的深浅,使出刀具有深浅两档,以进行皮肤表层的治疗和深层的治疗;使用完后,轻捏捏柄的同时松开针套,针刀回弹收刀。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使用方便,功能得到扩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式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疗法将中医和西医融为一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闭合性松解术,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治疗效果得到肯定。在针刀疗法中针刀作为必须的治疗器械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针刀通常由针刀柄、针刀体和针刀头构成,传统针刀在针刀治疗使用时,会存在锋利的刀刃易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而且针刀在回收时,不够迅速的话会造成患者的疼痛。
申请号为201420684368.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式针刀,其包括针刀,针刀包括针刀柄、针刀体和针刀头,其特殊之处在于:针刀外设置有针刀套,针刀套与针刀插接固连为一体,针刀套包括有套柄和套身,针刀套的内部设置有贯穿针刀套两端的针腔,套柄上固连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弹簧,套柄通过两个弹簧与针刀的针刀柄固连为一体。其虽然能够解决传统针刀在针刀治疗使用时,会存在锋利的刀刃易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的问题,以及针刀回收时易造成患者疼痛的问题,但是功能仍然单一,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式针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的出刀具有深浅两档,使用完后可以回弹收刀,使用方便,功能得到扩展。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式针刀,包括:
针腔;
与所述针腔连通的针套;
针刀体,所述针刀体的下部设置在所述针腔内,所述针刀体的上部设置在所述针套内;
固定在所述针刀体上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杆;
倒U形的弹性夹体,所述弹性夹体的弯折部嵌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弹性夹体的两臂分别设置有定位凸起;
设置在所述针套内壁上部的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
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针刀体的上部并压紧在所述连接块和所述针套的底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压弹性夹体,弹性夹体的定位凸起被上限位凸起或下限位凸起限位,从而可以控制针刀出刀的深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体的两臂伸出至所述针套的上方。
进一步的,在所述弹性夹体的上端设置有捏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轻捏捏柄的同时松开针套,针刀回弹。
进一步的,所述捏柄的上部设置有下压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体与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弹性夹体的定位凸起被上限位凸起或下限位凸起限位,从而可以控制针刀出刀的深浅,使出刀具有深浅两档,以进行皮肤表层的治疗和深层的治疗;使用完后,轻捏捏柄的同时松开针套,针刀回弹收刀。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使用方便,功能得到扩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式针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3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