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装配的点火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5859.1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易晓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晓琛 |
主分类号: | F23Q2/16 | 分类号: | F23Q2/16;F23Q2/3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马惠丽 |
地址: | 341099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装配 火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装配的点火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明火点火枪一般使用液化易燃性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其原理类似于在打火机的出火组件上增加一出火管。
如图1所示,现有的明火点火枪的点火系统主要包括一条输送可燃性气体的引气软管01、压电组件02、一条压电组件的软质点火导线03、一条压电组件的软质回路导线04、枪管05,为减少导线长度,方便安装,部分厂家将软质点火导线03接触枪管05,使枪管05代替部分软质点火导线03。
现有的明火点火枪,点火电线、回路电线和引气软管都是软体的,在装配点火电线、回路电线和引气软管时需要人工操作,装配不便,不适宜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低。
此外,现有的包括枪壳的明火点火枪,枪壳由左右两瓣装配而成,枪壳需要将点火枪的枪体等零部件包裹在内,枪壳体积较大;同时,枪壳由左右两瓣装配而成,枪壳与枪体等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不便,不适宜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明火点火枪装配不便,装配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装配的点火枪,可提升装配效率,并满足自动化装配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装配的点火枪,包括枪体和枪管,枪体具有可储存液化可燃气体的燃气室,燃气室上端设有压电组件和出气火嘴,压电组件一极连接出气火嘴,还包括一可同时通气导电的硬质通气导电件,硬质通气导电件与出气火嘴密封插接;还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分别与枪体和枪管插接;枪管上端设有放电电极,下端通过导电片连接压电组件另一极。
相比原有的引气软管中穿设软质金属丝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同时通气导电并且具有一定硬度的硬质通气导电件,在装配时,硬质通气导电件与出气火嘴采用插装工艺,取代了将金属丝穿过引气软管这一工序,装配方便,提升了装配效率,并可将硬质通气导电件与出气火嘴自动化装配;通过设置与枪管和枪体插接的连接座代替枪壳,连接座和枪管可采用插装工艺,装配方便,提升了装配效率,并可将枪体和连接座、连接座和枪管自动化装配;通过导电片而非软质导线连接枪管和压电组件一极,装配方便,提升了装配效率。
作为优选,硬质通气导电件为硬质电线,硬质电线包括外部的绝缘层和内部的多芯金属线,多芯金属线间的间隙形成燃气通道;或者,硬质通气导电件为硬质电线,硬质电线包括外部的绝缘层和内部的单芯金属线,金属芯与绝缘层间存在间隙并形成燃气通道;或者,硬质通气导电件包括一硬质绝缘管和一置于硬质绝缘管中的硬质金属线,硬质绝缘管与出气火嘴密封插接,硬质金属线连接出气火嘴,硬质绝缘管和硬质金属线间的空隙形成燃气通道,或者,硬质通气导电件为金属管,金属管的中空部形成燃气通道。硬质通气导电件采用上述任一种结构,即可满足可同时通气、导电并具有一定硬度,装配方便,并可满足自动化装配的要求。
作为优选,出气火嘴与硬质通气导电件通过一绝缘的封气件连接,出气火嘴插入封气件中,硬质通气导电件插入封气件中。封气件为绝缘的封气件,通过封气件连接出气火嘴和硬质通气导电件,可保证出气火嘴和硬质通气导电件之间的气密性,封气件出气火嘴、硬质通气导电件插接,可通过机械进行自动装配,提高自动化程度。
作为优选,硬质通气导电件上端固定连接一绝缘的限位件,限位件被枪管内壁径向限位,枪管上部内侧设有对限位件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起。在点火时,导电翘板会带动出气火嘴、封气件、硬质通气导电件向上移动,通过设置限位件和限位凸起,可对硬质通气导电件进行限位,防止脱出。同时,限位件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硬质通气导电件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硬质通气导电件上端与放电电极间具有可产生电火花的放电间隙,或者,硬质通气导电件上端密封连接一出火火嘴,出火火嘴处设有引火簧,引火簧与放电电极间具有可产生电火花的放电间隙。当液化可燃气体气化程度较高时,可无需设置引火簧即可点火。
作为优选,连接座包括抵触部、从抵触部下端延伸形成的第一插入部、从抵触部上端延伸形成的第二插入部,第一插入部插入枪体中,抵触部的下端面抵触枪体上端面,第二插入部插入枪管中,抵触部的上端面抵触枪管下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晓琛,未经易晓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5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信息分析方法
- 下一篇:具有硬质通气导电件的点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