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6311.9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星;孙道永;张峰;徐锋;朱崇飞;陈殿苹;梁晓燕;赵永强;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6 | 分类号: | G0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对 不平衡 位置 相位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轮对包括车轴和分别套于车轴两端的车轮及其制动盘,所述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两车轮之间、两制动盘之间及位于车轴同一端的车轮与制动盘之间的不平衡位置相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光束发射部(1)和光束接收部(2);所述光束发射部(1)和所述光束接收部(2)均包括指针,所述指针能够对准待测车轮或制动盘的不平衡位置;
所述光束发射部(1)还包括光束发射器(12),所述光束接收部(2)还包括带有角度刻度的显示屏(22),所述光束发射器(12)发出的光束平行于车轴并垂直投向所述显示屏(22);
所述光束发射部(1)的指针通过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光束发射器(12)连接,所述光束接收部(2)的指针通过第二连接架(23)与所述显示屏(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第二连接架(23)均与车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第二连接架(23)均包括相互固定的固定杆与定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架(13)的固定杆与所述光束发射器(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23)的固定杆与所述显示屏(22)连接;
两所述定位块均开设有用于与车轴配合的卡槽,且其卡接于车轴时,卡槽中心线(A)与车轴轴线垂直相交;两所述固定杆沿对应的所述卡槽中心线(A)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架(23)的固定杆的轴线与对应所述显示屏(22)的一条角度刻度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3)与所述第二连接架(23)还包括连接对应所述指针与所述定位块的第一连接杆(133)与第二连接杆(233),所述第一连接杆(13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33)中至少一者为能够避让车轴的弯折结构,以使对应的所述指针能够对准待测车轮或制动盘的不平衡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3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33)均为多段杆结构,二者均包括连接于对应所述定位块的固定段以及固定对应所述指针的活动段,所述固定段开设有沿对应所述卡槽中心线(A)延伸的滑槽,所述活动段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发射部(1)或光束接收部(2)的所述卡槽中心线(A)竖直延伸,两所述卡槽开口向下卡于车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卡槽为沿卡槽中心线(A)对称的倒V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2)的零刻度线与对应所述卡槽中心线(A)重合,且所述显示屏(22)的角度刻度范围为-5°到+5°。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不平衡位置相位检测装置包括两对相互配合的所述光束发射部(1)和所述光束接收部(2),其中,一对与两制动盘对应,另一对与两车轮对应,位于车轴同一端的制动盘与车轮分别对应一对的所述光束发射部(1)及另一对的所述光束接收部(2),且对应制动盘的所述光束发射器(12)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以便转动后能够与对应同一端车轮的所述显示屏(22)配合,检测该端车轮与制动盘之间不平衡位置的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6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动平衡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气弹性缸试验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