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7323.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春永;葛广跃;李乐乐;李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量化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与之相应的加工工艺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些材料也已经开始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汽车制造的过程中来,新型轻质材料已经成为现在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对车身及整车轻量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新型轻质材料的使用方法而言,对现有车身零部件及总成进行轻量化材料替换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行李箱盖板是车身闭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行李箱盖板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而对车身结构而言行李箱盖板对整车刚度及强度影响较小,与此相应的,对其强度、刚度要求也较低,因此,在行李箱盖板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从实用及轻量化方面考虑。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以满足人们对车身及整车轻量化需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包括外壳、骨架、内壳,所述骨架包括管状的骨架框架和骨架加强支架,所述骨架框架的截面形状为边长15mm的正方形,壁厚为3mm,所用型材截面形状为边长10mm的正方形,壁厚为3mm,所述内壳采用厚度为1.6mm的PC/PBT工程塑料,所述外壳采用厚度为1.4mm的PA66工程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阶模态达到了46.66Hz,这与其它车型行李箱盖板的35Hz-40Hz的一阶频率相比已经有所提高,而且大大超过了一般轿车的车身整体一阶模态频率;2、新结构在各种工况下所体现出的刚度性能都比原结构有了一定的提升;3、在强度要求方面,最大Von Mises应力的值为107MPa,位置位于铝合金骨架的铰链连接处附近,该最大应力值小于6061铝合金的屈服强度4、新结构由于材料厚度的增加零件本身的体积有所增加,但由于内板形状的改变,行李箱的可用容积反而有所增加;5、至于质量方面铝塑一体结构较钢板冲压结构减轻了2.7kg,占原结构重量的27%,证明该铝塑一体结构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轻量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骨架,3-内壳,21-骨架框架,22-骨架加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一体化轻量化车身结构为行李箱盖板,骨架结构由两种型材构成,骨架框架21的型材截面形状为边长15mm的正方形,壁厚为3mm,骨架加强支架22的型材截面形状为边长10mm的正方形,壁厚为3mm。两种型材的材料均为6061硬铝合金。型材之间采用氩弧焊连接,内、外壳:内壳3采用厚度为1.6mm的PC/PBT工程塑料,外壳1采用厚度为1.4mm的PA66工程塑料,二者均采用注塑成型的加工方法。内、外壳之间采用包边与胶粘相结合的连接方式,内、外壳与骨架采用胶粘的方式连接。铰链及锁闩直接安装在骨架结构的相关位置上。
另外,所述外壳1、骨架2、内壳3均为左右对称结构。
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阶模态达到了46.66Hz,这与其他车型行李箱盖板的35Hz-40Hz的一阶频率相比已经有所提高,而且大大超过了一般轿车的车身整体一阶模态频率;
2、新结构在各种工况下所体现出的刚度性能都比原结构有了一定的提升;
3、在强度要求方面,最大Von Mises应力的值为107MPa,位置位于铝合金骨架的铰链连接处附近,该最大应力值小于6061铝合金的屈服强度;
4、新结构由于材料厚度的增加零件本身的体积有所增加,但由于内板形状的改变,行李箱的可用容积反而有所增加;
5、至于质量方面铝塑一体结构较钢板冲压结构减轻了2.7kg,占原结构重量的27%,证明该铝塑一体结构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轻量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7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围流水槽与前减塔包总成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房车用减震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