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遥控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403.0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锐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救生圈,包括救生圈体、电源组件、控制器组件、把手、遥控器和动力组件;救生圈体的上方内部开设有腔体,腔体中固定有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检测器、托圈、内盖和外盖;救生圈体的前端内部嵌入固定有控制器组件,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板和遥控接收器;救生圈体的后侧下方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防护罩、转向电机、转接盘、推动电机和螺旋桨;本实用新型的行进速度可以达到80km/h,能快速将救生圈体投放至被救者身边;施救者不需要游泳技能就能实施救援,从而对施救者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同时,遥控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动力组件的适应性好,在不同的水流和风浪中都可以安全航行,将被救者安全带回,提高了救援效率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人溺水5分钟内没有有效救援就会脑缺氧死亡,救援时间非常急迫。
目前的救生圈大都需要施救者自身跳入水中游至落水者身旁进而开展施救,因水中水流环境复杂,而被救者出于本能发生挣扎,最终扰乱了救援,发生施救者了也一同死亡的悲剧,救援效率和安全性能不到保证,有待于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遥控器对救生圈体的行进进行控制,使得施救者不需要亲自跳入水中救援,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行进速度快,适应性好,救援效率和安全性能高的遥控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遥控救生圈,包括救生圈体、电源组件、控制器组件、把手、遥控器和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体的形状呈簸箕形,所述救生圈体的前端成型有纺锤形头部,所述救生圈体的后端中央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救生圈体的上平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所述救生圈体的上方内部还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固定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检测器、托圈、内盖和外盖,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固定有两个电池,所述每个电池上均装设有一个检测器;所述内腔的内壁上端固定有托圈,所述托圈中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有内盖;所述内腔的开口处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有外盖,所述外盖位于内盖的上方,所述外盖的边缘成型有斜面;所述救生圈体的前端内部还嵌入固定有控制器组件,所述救生圈体的后侧下方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动力组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控制板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控制板与两个电池相连,所述遥控接收器装设在控制板上,所述遥控接收器与遥控器通过远程遥控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遥控接收器能接收遥控器中发出的遥控指令并将指令通过控制板传输到动力组件。
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防护罩、转向电机、转接盘、推动电机和螺旋桨,所述救生圈体的后侧下方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向电机,所述救生圈体的后侧下方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每个转向电机的转轴朝下放置,所述每个转向电机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转接盘。
优选地,所述每个转接盘的下平面均固定在一个推动电机的外部侧面;所述两个推动电机的转轴均朝后放置,所述每个推动电机的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螺旋桨。
优选地,所述两个转向电机和两个推动电机均分别与控制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位于推动电机和螺旋桨的外围并将推动电机和螺旋桨包围起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锐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锐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玻璃
- 下一篇:一种可动态显示天气状态的电梯用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