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8925.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哲;方蕾;王永周;李普旺;李永振;杨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3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硫化 挤出 一体化 设备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领域,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及系统。该设备,通过设置橡胶挤出装置、传送带以及硫化炉,并且在硫化炉中设置可以绕中心轴旋转的多个容置件,实现了当橡胶经过挤出装置后直接通过传送带输送至硫化炉,在硫化炉中,橡胶放置于容置件上且随着中心轴一起旋转运输,充分利用了硫化炉的空间从而保证了橡胶充分的硫化时间,实现了运输硫化同时进行,即达到了硫化效果又节约了运行时间,实现了橡胶挤出、硫化一体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其通过设置上述的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进一步增强了橡胶挤出、硫化一体化生产的效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橡胶在生产的过程中,要经过挤出硫化等工艺。其中硫化和挤出工艺一般是分开进行的。这就使得生产的工艺流程时间大大的增长。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效率。
现有的橡胶硫化工艺一般发生在橡胶生产的最后一个工艺,一般需要对橡胶磨具提前进行预热,然后在对橡胶进行硫化,这种方式能耗消费大,并且使得整个橡胶生产的效率减慢。
而橡胶的硫化又跟时间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过短,达不到硫化效果,时间过长,能耗过大;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是不能达到硫化效果或者会影响橡胶硫化的效果,使得橡胶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其能使得橡胶的挤出、硫化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系统,其能够提供橡胶的挤出、硫化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橡胶硫化挤出一体化设备,包括:橡胶挤出装置;传送带,传送带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传送带的第一端连接于橡胶挤出装置的出料口;以及硫化炉,硫化炉的进料口连接于传送带的第二端,硫化炉为圆筒形硫化炉,圆筒形硫化炉包括调温系统和多个用于放置橡胶的容置件,多个容置件绕中心轴旋转,且中心轴的转速与传送带的转速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容置件均包括底壁;第一侧壁,第一侧壁连接于底壁;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设置,且第二侧壁连接于底壁;第一翻盖,第一翻盖连接于第一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以及第二翻盖,第二翻盖相对于第一翻盖设置,且第二翻盖连接于第二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容置件均包括第一壁;第二壁,第二壁相对第一壁设置;第三壁,第三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壁;以及第四壁,第四壁相对于第三壁设置,第四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硫化炉还包括用于支撑中心轴和多个容置件的支架,支架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部,中心轴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部,多个容置件均连接于中心轴,且多个容置件以中心轴为中心呈发散状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柱。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硫化炉还包括底座,硫化炉通过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调温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调温装置,调温装置电连接于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调温装置为电磁感应调温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橡胶挤出装置包括:加料斗,加料斗具有进料口;至少两个螺杆,螺杆设置于加料斗的下方;每一个螺杆均为中空螺杆;机筒,用于容置螺杆;机筒设置于加料斗的下方,且连通于进料口;以及用于控制橡胶挤出装置的温度控制组件且温度控制组件连接于橡胶挤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8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