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厚胶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9210.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钊;吕剑;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14;B29C45/0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色厚胶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制塑料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色厚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塑胶制品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模具更是给塑胶注塑行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模具,即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者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在传统模具中,制备胶位较厚的双色产品时,需要对多个模仁同时注塑硬胶,等待硬胶冷却后,再进行软胶的注塑;或者单独的前后模仁进行注塑;但是,前述注塑方式的周期长,冷却过程中会出现缩水不稳定的现象,导致硬胶和软胶不能较好的粘合,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色厚胶制备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冷却过程中会出现缩水不稳定的现象,实现了硬胶和软胶的良好粘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缩短了双色厚胶的生产周期。
一种双色厚胶制备装置,包括模板、多组模仁和转动轴;多组所述模仁安装在所述模板上,模板左右两端均设有呈对称布置的转动轴,使模板可跟随转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每一组模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硬胶模仁、第一软胶模仁、第二软胶模仁、第二硬胶模仁;多组模仁呈横向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模板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和后模板分别对应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当前模板和后模板扣合时,前模仁和后模仁配合形成模仁。
优选地,所述模板安装模仁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模板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模仁与模板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设有模仁定位槽,模板定位槽和模仁定位槽内卡接有用于定位模仁的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模仁采用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先在第一硬胶模仁内注塑硬胶,将第一硬胶模仁内注塑好的硬胶移至第二软胶模仁内冷却;模板在转动轴的带动下旋转180°,对第二硬胶模仁进行硬胶注塑,将第二硬胶模仁内注塑好的硬胶移至第一软胶模仁内冷却;模板在转动轴的带动下再次旋转180°,对第一硬胶模仁进行硬胶注塑,同时对第二软胶模仁进行软胶注塑;将第二软胶模仁内注塑好的软胶取出,即可获得双色厚胶成品,同时将第一硬胶模仁内注塑好的硬胶移至第二软胶模仁内冷却,然后循环上述操作,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同时避免了冷却过程中硬胶出现缩水不稳定的现象,实现了硬胶和软胶的良好粘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缩短了双色厚胶的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器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器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模板,2-模仁,21-第一硬胶模仁,22-第一软胶模仁,23-第二软胶模仁,24-第二硬胶模仁,3-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色厚胶制备装置,包括模板1、多组模仁2和转动轴3;多组模仁2安装在模板1上,模板1左右两端均设有呈对称布置的转动轴3,使模板1可跟随转动轴3的转动而转动;每一组模仁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硬胶模仁21、第一软胶模仁22、第二软胶模仁23、第二硬胶模仁24;多组模仁2呈横向对称布置。本实施例模仁2采用两组,两组模仁2安装在模板1,同一类的模仁同时进行注塑,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的,模板1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和后模板分别对应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当前模板和后模板扣合时,前模仁和后模仁配合形成模仁2。模板1安装模仁2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模板定位槽。模仁2与模板1的定位槽对应的位置设有模仁定位槽,模板定位槽和模仁定位槽内卡接有用于定位模仁的定位块。通过模板定位槽和模仁定位槽的设计,可以使模仁2快速准确地安装在模板1上,提高了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9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条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双色模和多模模块速研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