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9596.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军;陈宽强;邢鸿霞;彭丹;周田;邹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C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台 引路 衔接 结构 | ||
1.一种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枕梁和搭板,所述第一枕梁设置于所述搭板一端的下方,所述搭板的另一端用于搭在桥台上,所述搭板设置于引路的路基填土层上,所述搭板上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和所述搭板之间设有碎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内设有第一钢筋骨架和第二钢筋骨架,所述第一钢筋骨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搭板的一端,所述第一钢筋骨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搭板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钢筋骨架和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连接处相应设置,所述搭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钢筋骨架和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连接处相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骨架和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连接处的下方铺设有第二枕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梁用于埋在引路的路基填土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骨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钢筋骨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第一钢筋骨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6cm~20cm,和/或,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8cm~12c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桥台与引路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所述沥青层为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搭板为混凝土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95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桥梁浮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桥梁行人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