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避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189.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2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避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避震器。
背景技术
避震器广泛应用在车辆用以缓冲因路面不平整或是刹车时所产生的抖动、下沉等不良情况。为了增加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度,在应不同路况及不同车辆负载,故而将避震器上多设有诸多细部的结构,可依个人喜好或车种不同自行调整该避震器的反应灵敏度。
中国专利号:201320054564.4公开了一种避震器的调节装置,装设于避震器的主筒连接副筒的流道外侧壁所形成一与流道连通的调节孔上;利用手动调整嵌设于调节孔处的调节本体上方的旋钮,由旋钮带动调节本体内的阀体,来控制主筒的油体进出量大小,另于调节本体的外侧装设有为供主筒油体进出的阀座下,与调节本体的尾部间隔所置的阀片组体,该阀片组体在被迫接收主筒油体的油量压力而作动移位中,可作为划分调节行程为多段调节级距,让使用者更精确调节缓冲软硬度操作;但是,避震器在初段运动中,由于主筒内的直径大于调节管道的直径,在较大力的挤压活塞下,初段会产生较大冲击,影响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避震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震器在初段运动中,由于主筒内的直径大于调节管道的直径,在较大力的挤压活塞下,初段会产生较大冲击,影响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避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向内凹设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穿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液压缸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容腔连通,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阀座,所述阀座内设置有第一流通道,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与阀座螺纹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流通道流速的调节块,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与调节块卡接的连接块,所述阀座的外侧套设有可沿阀座上下滑动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上部与容腔连通的第二流通道,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与凹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道的端口设置有第一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液压缸的腔体与外界连接的第三流通道,所述第三流通道的端口设置有第二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阀座上位于第一连接盘上侧设置有阀片。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可调节避震器通过旋转旋钮使得连接块转动,从而带动与连接块卡接的调节块通过螺纹上下滑动,进而控制第一流通道的阻尼油流动截面,从而控制流速,当避震器在初段运动中,活塞挤压阻尼油排出液压缸进行压缩运动时,设置的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增加了流动的截面面积,减小初始阶段的冲击,并且排入凹槽内的阻尼油挤压第二连接盘从而压缩第二弹簧起到缓震作用,第二流通道流动的阻尼油与气缸内的气体压缩也起到缓震作用,从第二流通道流入的阻尼油一部分通过第一流通道流入到液压缸内形成循环作用;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通道,进而调节气缸内的气压并且维修方便;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上均设置有通孔,阀座上位于第一连接盘上侧设置有阀片,从而减小调节阻尼油初始阶段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式电涡流全向阻尼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