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LCC滤波器引脚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581.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王松;周自泉;李佳;邹文忠;李明武;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lcc 滤波器 引脚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TLCC滤波器引脚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TLCC滤波器的加工中,引脚成型工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引脚成型的好坏直接影响TLCC滤波器的使用。传统的引脚成型采用手工工艺成型,即使用尖嘴钳和镊子手动弯折成型。采用手动成型的方式很容易引起TLCC滤波器两端的引脚高度一致性差异,而且两端引脚与TLCC滤波器本体之间的间距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TLCC滤波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TLCC滤波器引脚成型装置。
一种TLCC滤波器引脚成型装置,包括主板1、上模2、下模3、前盖板4、后盖板5;所述主板1正面中间设有上下两个贯穿的矩形方口,形成倒置的凸字状开口,所述上方的矩形方口中连接上模2,所述下方的矩形方口连接下模3,所述主板1的正面和后面分别连接前盖板4、后盖板5,所述上模2和下模3的下方均设有两件弹簧,所述上模2与下模3之间放入TLCC滤波器;所述TLCC滤波器的左右两个水平引脚在上模2和下模3向下运动时被向上折弯,实现TLCC滤波器引脚成型。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主板1的上方的矩形方口与主板1顶面贯通,所述倒置的凸字状开口中,且在上方的矩形方口与下方的矩形方口连接处的左右台阶平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上圆孔11,所述下方的矩形方口的下侧平面上设有两个下圆孔12,所述上圆孔11和下圆孔12均为盲孔,用于安装弹簧;所述主板1的正面和后面均设有用于安装前盖板4、后盖板5的五个螺孔13和两个定位销孔14;所述主板1的正面和后面的下侧均设有前盖板4、后盖板5的限位凸台15。
所述上模2为矩形方块状,左右两侧的中部均设有凸缘21,下侧设有凹进去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上侧平面设有左卡爪23和右卡爪24,所述凹槽22的两端均设有一个上模弹簧孔25。
所述下模3为矩形方块状,上端设有方槽31,所述方槽3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斜面32和右斜面33,所述左斜面32和右斜面33与方槽31的两个竖直面分别相交形成两个锐角棱边;所述下模3的下端面设有两个下模弹簧孔34。
所述前盖板4中间位置设有进料孔41,所述进料孔41形状如倒置的凸字;所述前盖板4下侧边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出的方块42,所述方块42的中间设有一个安装孔43,所述进料孔41的两侧,且靠近两侧的边缘处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43,所述两个安装孔43的中间设有一个定位孔44。
所述后盖板5的中间设有观察孔51;板面设有布置方式与前盖板4相同的凸出的方块、安装孔和定位孔。
所述弹簧为圆柱压缩弹簧。
所述定位销孔14上设有圆柱销16,所述圆柱销16的一端与定位销孔14为过盈配合,另一端与前盖板4、后盖板5上的定位孔为过渡配合。
所述方槽31的槽宽与所述TLCC滤波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间隙配合,所述TLCC滤波器的引脚垂直贴合于所述锐角棱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成型的TLCC滤波器引脚,引脚高度和斜角一致,从而消除了两只引脚的形状差异,保证滤波器的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相比引脚的手工折弯成型,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主板示意图。
图5是下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8是前盖板主视图。
图9是后盖板主视图。
上图中序号:
主板1、上圆孔11、下圆孔12、螺孔13、定位销孔14、限位凸台15、圆柱销16、螺钉17。
上模2、凸缘21、凹槽22、左卡爪23、右卡爪24、上模弹簧孔25;
下模3、方槽31、左斜面32、右斜面33、下模弹簧孔34;
前盖板4、进料孔41、方块42、安装孔43、定位孔44;
后盖板5、观察孔51;
滤波器6、引脚61;
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脚折弯治具
- 下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用可变角度连续弯折式钢筋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