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泄压采集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899.5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春星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泄压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抽血采集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泄压采集针。
背景技术
医院采血越来越多的使用真空采血管,在进行血样分析前,真空采血管置于自动离心机中离心,离心后需要抽取上清液,在真空条件下,普通的采集针难以将上清液抽上来,如何为真空采血管泄压成为了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目前都倾向于研究真空采血管如何脱盖进行泄压。
申请号为CN20112033706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启盖器,包括真空采血管启盖器,其特征是该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由底部和柄部组成。底部可以放置真空采血管,并将真空采血管盖卡住。手指通过柄部下压轨道在上部固定住真空采血管盖,同时下移真空采血管的试管部分而达到启盖目的。医院中采用大量的真空采血管采样,手动脱盖泄压效率较低,不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腔泄压采集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采集针进行改进,真空采血管离心后,采用该采集针就能将血清抽出,不需要给真空采血管脱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腔泄压采集针,包括针管本体1,所述针管本体1上设置液体腔管2和气体腔管3,所述针管本体1的首端连接注射器座4和气体腔管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设有连接座8,连接座8上连接注射器座4和气体腔管3的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孔9上设有气体腔管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管密封件包括密封塞6,密封塞6与进气孔9连接并配套使用,进气孔9中设有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管3的长度不超过液体腔管2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管3上设有气孔7,气体腔管既可以在末端设置气孔,也可在侧壁上设置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针对真空采血管在离心后难以解决泄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采集针的角度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将采集针的针管本体1上设置紧邻的液体腔管2和气体腔管3,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连接注射器座4和气体腔管密封件,气体腔管密封件包括密封塞6,密封塞6与气体腔管首端的进气孔9配套使用,进气孔9中设有滤膜。使用前,密封塞密封进气孔,使用时,采集针的整个针管本体插入到真空采血管内,将注射器插入注射器座4中,然后打开密封塞,空气经进气孔中的滤膜过滤后进入采血管中,注射器抽取采血管中的上层血清即可完成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集针结构简单,只需在液体腔管侧设置气体腔管即可,在抽取血清时,气体同时进入采血管中,增大采血管内气压,即可实现采血管的泄压,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采集针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采集针的使用状态图(箭头表示液体和气体的运动方向);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采集针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采集针的使用状态图(箭头表示液体和气体的运动方向);
图中标记:1-针管本体,2-液体腔管,3-气体腔管,4-注射器座,5-注射器,6-密封塞,7-气孔,8-连接座,9-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腔泄压采集针,包括针管本体1,所述针管本体1上设置液体腔管2和气体腔管3,针管本体1首端设有连接座8,连接座8上连接注射器座4和气体腔管密封件。连接座8与连接注射器座4通过连接管连接,气体腔管3在连接座8外侧的部分为进气管,进气管首端设有进气孔9。
气体腔管密封件包括密封塞6,密封塞6与进气孔9配套使用,进气孔9中设有滤膜。
本实施例中气体腔管3的长度与液体腔管2的长度相等,气体腔管3的末端即为气孔。
所述采集针的使用过程如下:真空采血管离心后,血液分为上层血清和下层血细胞,注射器安装在注射器座4上,然后手拿采集针的连接座戳进管盖后,针头进入血清液面下方,打开密封塞,空气经滤膜过滤后进入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内恢复到常压,注射器抽取血清,抽取过程中,空气一直经气体腔管进入到真空采血管中,保证血清顺利抽出。注射器座4在使用前可以使用胶塞密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春星,未经周春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使用的水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反应容器抽真空法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