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1199.8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范哲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G02B7/00;G02B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值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同时镜筒材料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当环境温度大幅变化时,如100℃温度范围,光学镜头的像面将发生离焦现象,成像探测器将无法获得满足要求的图像。
变焦光学镜头是指光学镜头的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时,镜头的焦平面位置保持不变同时在变焦过程中成像始终保持清晰。微变焦镜头由于对焦距调节的精度要求更加精确,所以温度的变化对微变焦镜头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拓宽可见光微变焦镜头的使用温度范围,就必须消除温度的影响,同时对镜头进行变焦光学设计。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消除温度影响的方法是主动无热化设计方法,即在光学系统中外加测温反馈系统及机械调焦等机构,使探测器光敏面总是工作在相应温度的最佳成像面。这种方法使整个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变大,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解决了现有的可见光微变焦镜头整个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大,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前镜筒、后镜筒、压圈、隔圈、镜架、可沿光轴移动的材料为锗Ge的微调焦透镜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一透镜、材料为锗Ge的第二透镜、材料为氟化镁MgF2的第三透镜、材料为锗Ge的第四透镜和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五透镜;所述后镜筒前端与前镜筒后端固定连接组成镜筒,每个透镜均安装在镜架内并用压圈压紧后连接在镜筒上,第一、二、三、四透镜之间均用隔圈隔开。
进一步地,为了校正系统中存在的剩余像差及减少系统中光学元件的数量,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为非球面透镜;考虑到系统加工的难易程度,而锗Ge透镜表面较易于加工成非球面,所以选择在锗透镜上引入非球面。
为使镜头在减轻重量的前提下又不易受温度的过大影响,所述前镜筒材料选用质量较轻的铝合金,所述后镜筒材料选用热膨胀系数较小的殷钢。
为更好地补偿系统剩余的热漂移,所述隔圈由多个隔圈片叠加组成或者隔圈为弹性隔圈。
进一步地,所述压圈为挠性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6mm~1.8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2mm~6.8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5mm~1.6mm,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2mm~66m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分别选择硫化锌ZnS透镜、锗Ge透镜、氟化镁MgF2透镜、锗Ge透镜和硫化锌ZnS透镜,微调焦透镜选择锗Ge透镜,通过不同光学材料的组合来消除温度的影响,省去了现有镜头用于消除温度影响的测温反馈系统及机械调焦机构,使镜头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2、通过前镜筒材料为铝合金,后镜筒材料为殷钢,隔圈选择多个隔圈片叠加或者选为弹性隔圈,压圈选择挠性材料等机械结构材料的不同,来补偿系统剩余的热漂移,使系统可在-40℃~60℃温度范围内实现被动无热化后稳定成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见光微变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种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见光微变焦镜头第二种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微调焦透镜,6-第五透镜,7-压圈,8-镜架,9-隔圈,91-隔圈片,10-前镜筒,11-后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的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包括前镜筒10、后镜筒11、压圈7、隔圈9、镜架8、可沿光轴移动的微调焦透镜5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6;后镜筒11与前镜筒10固定连接,每个透镜均安装在镜架8内并用压圈7压紧;被压紧后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安装在前镜筒10上,其中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用隔圈9隔开;被压紧后的微调焦透镜5和第五透镜6安装在后镜筒11上。
其中透镜的形状和尺寸不同,与之配套的压圈、隔圈和镜架的结构和尺寸也不相同;压圈用于将透镜压紧在镜架上,隔圈用于将相邻两个镜架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微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1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TC‑MA602)
- 下一篇:耳机(TC‑MA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