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4007.9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孙月芳;马昊卓凡;马羽卓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钢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陈亚琴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电锅炉 太阳能热水器 联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广泛运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受太阳能资源、气温等自然因素影响,中国不同地区户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水供应成本差异很大,对于光照时间短,阴雨天气多,空气比较冷的地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实用价值就大打折扣,因此人们一直想需找一种能同太阳能热水器相媲美的供热装置,能够实现不论阴天还是雨雪天都能全天候供应热水的装置,作为辅助,空气能热泵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需求,同时在常温阶段下,又属于能量消耗最少的供热手段之一,非常经济,所以用之辅助太阳能热水器,就能实现水温容易调控、不受天气影响以及随时随地的供热要求。但是两种供热系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满足商业供热等苛刻的要求和条件,又能够节约能源,现有技术中缺乏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简单地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补充并稳定供热的手段/方案,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根据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出口水温,调整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进入水箱开口大小的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此种方案可以以较简单的方式和电路即可实现供热的有效补充,且能够使得输出热异常稳定,满足一般的物业供热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电锅炉、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比较电路、比例阀,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和所述蓄热式电锅炉都连接到比例阀,通过比例阀与水箱连通,通过比例阀与水箱连通,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出口位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蓄热式电锅炉的热水出口位置,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比较电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还与所述比例阀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电路还通过放大电路与比例阀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输出均为数字信号,所述比较电路为数字信号减法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减法电路通过数模转换电路与放大电路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输出均为模拟信号,所述比较电路为模拟信号减法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蓄热式电锅炉出水口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太阳能热水器出水口温度,电信号传递给比较电路,比较电路比较两个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以后,将差值信号发送给比例阀,通过比例调节阀芯位置,当蓄热式电锅炉出水口温度比太阳能热水器出水口温度越高,阀芯移动越多,有更多的冷水进入蓄热式电锅炉,较少的水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尽量多利用蓄热式电锅炉的产生的热量;反之阀芯移动越少,有更多的水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尽量多的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效率更高,水箱中的水能够一直保持高温。这样通过在无需单独控制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情况下,即可通过简单地温控保证输出温度的稳定。为大型住宅和商业建筑的简单地可控供热提供了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钢精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钢精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4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