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4079.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余坤洋;谢霞;焦立颖;刘殿元;董军;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定额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膨胀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混凝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往往需要先对钢管混凝土的膨胀进行测试,这就需要使用到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但是,市场上常见的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都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比如在工地上施工人员往往希望快捷简单的得出实验数据,但是普通的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实验过程太为麻烦,需要使用到一系列传感器,不能很方便快捷的进行实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市场上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的使用,满足不了使用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效率更高的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工地上施工人员往往希望快捷简单的得出实验数据,但是普通的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实验过程太为麻烦,需要使用到一系列传感器,不能很方便快捷的进行实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包括上钢梁和下压板,所述上钢梁的底端连接有上压板,且上压板的下方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镶嵌有观察口,且观察口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下压板的上端安装有钢管,且下压板的下方安置有下钢梁,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镶嵌有固定槽,所述下钢梁上镶嵌有第二滑槽,所述钢管的左侧固定有混凝土进口,且钢管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钢梁包括第一滑槽和通孔,且第一滑槽的内侧镶嵌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钢管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钢梁与上压板的内部为贯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与上钢梁和下压板与下钢梁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管底端的形状与固定槽的形状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管混凝土膨胀实验用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便捷,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电以及一系列传感器,只需要通过观察口观察限位板的上升距离,然后根据刻度线得出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实验过程十分方便,操作难度较低,基本上所有人都会进行操作,上压板与上钢梁和下压板与下钢梁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可以方便的通过滑动对钢管进行拆卸清理,实用性更强,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钢梁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钢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钢梁,101、第一滑槽,102、通孔,2、上压板,3、钢管,4、观察口,5、刻度线,6、下压板,7、下钢梁,8、混凝土进口,9、限位块,10、第二滑槽,1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定额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未经信阳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定额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4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