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546023.1 申请日: 2017-05-15
公开(公告)号: CN206944741U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李至;王国贵;桂本;赵昊天;程小江;周金海;邓海文;邹方茂;张爱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8B3/04 分类号: F28B3/04;F28F9/22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代理人: 陈家安
地址: 430071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均布式 多级 高效 冷凝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混合式冷凝装置,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电站所在地水源及占地面积的限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电站都采用间接水冷或空冷方式运行。对于间接水冷或空冷电站而言,其热效率受汽机运行背压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汽机的背压即排汽压力高于阻塞背压时,降低汽机的运行背压可以明显提升机组的热效率。而汽机的运行背压主要受制于凝汽系统的真空度,凝汽系统的真空度取决于凝汽器系统能否高效的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

在凝汽器后加装混合式冷凝装置,可以降低抽气温度,提高抽真空系统带出的抽气量,导致抽气流速和蒸汽分压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凝汽器汽侧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机组的运行背压。该装置可迅速凝结抽气中的蒸汽,在保证在提高机组效率的同时,不增加真空泵汽蚀的程度,保证机组的稳定,安全运行。

目前已有的混合式冷凝装置往往采用水雾喷淋的方式让蒸汽在逆流通过水雾的过程中换热凝结成水,该种类型的装置需要在冷凝罐上部设置喷嘴,并在喷嘴前设置雾化装置,导致系统较为复杂。在水雾化之后存在较多的小液滴会被上升的气流夹带出冷凝装置形成气液两相流,气液两相流在高速运动中极易引发管道震荡。如果在冷凝罐顶部采用汽液分离装置则进一步增加了系统复杂程度和投资。由于在冷凝罐内蒸汽流速较快,停留时间不足同样导致蒸汽冷凝效率下降,并夹带大量液滴离开冷凝罐,造成工质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它呈圆柱状,在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一端开有出气口,另一端开有出水口,在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的两侧分别开有进水口和进气口,两侧的所述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的中部,两侧的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的下部;在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内部由上而下依次布置有高效除雾层、均布进水室和整流托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均布进水室与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同径设置,所述的均布进水室内贯穿设置有九个圆柱状的通流桶组成,其中的八个所述的通流桶等间距布置并围成圆弧状,另一个所述的通流桶位于所述的均布进水室的中心;在每个所述的通流桶上均设置有通流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的通流孔分层错落在所述的通流桶中上部,每个所述的通流孔的开口朝向与水平线呈10度设置,且每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的通流孔之间的夹角为6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整流托盘呈圆弧状且内部均布有导流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效除雾层由若干个除雾单元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的除雾单元之间呈屋脊状,在每个所述的除雾单元内密布有呈S状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优点:1、所述的均布进水室配合通流筒通流孔使用,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就能形成水膜与蒸汽形成强烈的膜式换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喷嘴和雾化装置。2、所述的流通孔在均布流通桶上的分布呈极轴对称,蒸汽夹带液滴穿过通流筒大部分水撞击通过除雾层拦截后回落到水室,并最终有底部排水口排出罐体。3、混合式换热主要发生在所述的均布进水室和整流托盘之间的区域,由于进行的是水膜式换热所以并不存在雾化的液滴,蒸汽中夹带的水滴和水雾换热相比减少显著,配合高效除雾层的使用导致离开冷凝罐气体仅携带少量液滴。4、所述的通流孔在通流筒上沿切线方向倾斜 10°角在通流筒中上部分层错落布置,保证了均布进水室中的冷却水可沿通流孔斜向进入通流筒并沿壁面旋转流动,在混合换热水室出口处形成均匀、连续的水膜;水膜与蒸汽直接接触换热效果剧烈,具有良好的蒸汽凝结效率。5、所述的整流托盘和导流孔可以优化抽气的流场,适当降低蒸汽的流速并增加蒸汽在冷凝装置中的停留时间,进一步增强了换热效果同时减少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式冷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均布进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流孔及通流筒的结构布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流孔在通流筒上的结构分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托盘的结构布置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除雾单元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