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7277.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模块,尤其是关于一种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组件的指令周期不断提升,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高发热量的问题,业界已将具有良好导热特性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进行适配性的使用,其中均温板不仅具有宽敞的受热面积来提供给发热源直接贴附传导,其所构建而成的结构更具有重量轻且传热速率快等优点,均温板的传热速率是一般铜系基材传热速率的数十倍以上,结合有均温板的散热模块,显然已成为电子发热源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
然而,目前具有均温板的散热模块,应用在一电子发热源时,往往必须通过螺固组件或夹具进行固定安装,但由于均温板的内部为一中空结构,因此在将其固定在一电路板上时,各螺固组件在对均温板的各角端进行锁设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均温板产生翘曲变形等不良情况,不仅使均温板的受热面不易与电子发热源密贴接触传递热量,而且造成固着在均温板放热面的各散热鳍片,极易产生剥离或脱落等不良影响,而亟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其是利用抗弯构件压接均温板上,可有效地防止均温板的翘曲变形。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包括一均温板、一散热鳍片组及一抗弯构件,该均温板包括一壳体及形成在该壳体内部的一中空容腔;该散热鳍片组固接在该壳体的一表面;该抗弯构件设置于该壳体和该散热鳍片组之间并且压接在该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壳体为一长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壳体包括一第一边长及与该第一边长相互垂直的一第二边长,该第一边长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边长的长度,该抗弯构件是垂直于该第一边长的方向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抗弯构件是压接在该第一边长的中段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散热鳍片组包括数个散热鳍片,各该散热鳍片是以前后相互堆栈方式组成,并在任意二个相邻的该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一散热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在该散热鳍片组的下方位置设有一容槽,该容槽是供该抗弯构件穿设容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在该壳体的中段位置设有一凹沟,该抗弯构件是容设在该凹沟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固定框,该固定框是配设在该壳体的下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壳体的中段二个边缘处分别开设有一穿孔,该抗弯构件的二端分别设有对应该穿孔的一通孔,以供一螺柱穿设该通孔和该穿孔而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该壳体的各角端分别开设有一穿孔,该固定框包括一框体,在该框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通槽,该通槽是供该壳体的部分区域容设,在该框体各角端分别延伸有一浮凸部,每一该浮凸部开设有一安装孔,各该安装孔是对应于各该穿孔配设,以供一螺柱穿设该穿孔和该安装孔而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该抗弯构件为一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将抗弯构件压接在第一边长的中段区域,以得到优化的抗弯曲效果。利用固定框的设置,使得均温板的各角端和中段区域皆可获得均匀受力,以保持均温板在组装后的结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组合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的组合剖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中符号表示:
10 均温板;11 壳体;111 第一边长;112 第二边长;113 穿孔;12 中空容腔;13 凹沟;20 散热鳍片组;21 散热鳍片;22 散热通道;23 容槽;30 抗弯构件;31 通孔;40 固定框;41 框体;42 通槽;43 浮凸部;44 安装孔;7 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参阅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抗弯曲的散热模块,其主要包括一均温板10、一散热鳍片组20及一抗弯构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7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组编程电路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仪器仪表挂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