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9067.X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李惠林;曹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7/04;A01G2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机械 马铃薯 原种 多层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原原种是薯种的脱毒试管苗经移栽或扦插最初产生的种薯。
种薯较小,原原种的标准要求很高,(1)不能带任何病毒或类病毒,(2)不能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侵染,(3)不允许有混杂现象。原原种的繁殖一般都在温室或网室内进行,应严格防止蚜虫、粉虱、螨等害虫。马铃薯原原种具有早熟、高量、品质好等优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和种薯密切相关。种薯品质好,产量和品质才能有保证,不会因病毒侵入植株和块茎,导致马铃薯退化,进而产生的各种病症。因此,马铃薯原原种是现代化马铃薯种植的优选薯种,适合广大地区散种或成片种植。
申请号为: CN201620925400.8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由框架和透明面板构成,至少包含底层、第二层和顶层,每层俯视均呈六边形形状,从下往上每层面积逐渐减小;底层侧面间隔设有三个风机、两个窗体和一个走廊,所述走廊连接在底层侧面外。
上述专利中提供的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中,由于上层占用下层面积,使得大棚的种植面积减少,同时不易对马铃薯进行浇灌,马铃薯的生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棚的种植面积减少,同时不易对马铃薯进行浇灌,马铃薯的生长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包括大棚主体、楼梯、底层种植框架、中间种植框架、上层种植框架、左支柱、中间支柱、右支柱、顶部支柱、风机、太阳能光伏发电组、LED植物生长灯、上部喷头、中间喷头、底部喷头和循环水管,所述底层种植框架、中间种植框架与上层种植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的内侧,且底层种植框架、中间种植框架与上层种植框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楼梯,所述底层种植框架与中间种植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左支柱、中间支柱与右支柱,所述中间种植框架与上层种植框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左支柱、中间支柱与右支柱,且上层种植框架的顶部设有两组顶部支柱,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的内壁上,且风机分别位于底层种植框架与中间种植框架中间一侧、中间种植框架与上层种植框架中间一侧以及上层种植框架一侧,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的顶部,所述LED植物生长灯分别连接在中间种植框架的底部与上层种植框架的底部,所述上部喷头、中间喷头与底部喷头分别连接在左支柱、中间支柱、右支柱与顶部支柱的外侧,且左支柱、中间支柱、右支柱与顶部支柱的内腔均镶嵌有循环水管。
优选的,所述中间种植框架的宽度为底层种植框架宽度的1/2,且上层种植框架的宽度为中间种植框架宽度的1/2。
优选的,所述左支柱、中间支柱、右支柱与顶部支柱的长度均为1.5m。
优选的,所述上部喷头与水平面之间呈30°夹角,且中间喷头与水平面之间呈45°夹角,所述底部喷头与水平面之间呈60°夹角。
优选的,所述左支柱的前侧、右侧以及后侧从上到下均依次连接有上部喷头、中间喷头与底部喷头。
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柱的四周从上到下均依次连接有上部喷头、中间喷头与底部喷头。
优选的,所述右支柱的前侧、左侧以及后侧从上到下均依次连接有上部喷头、中间喷头与底部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农业机械马铃薯原原种多层育苗装置设有三层种植框架,且每两组种植框架之间采用支柱连接,上层框架不占用下层框架的面积,可增加大棚的种植面积,立柱上连接有多组不同角度的喷头,可对框架内部的马铃薯进行喷洒浇灌,浇灌效果好,设置有LED植物生长灯,便于马铃薯在夜间生长,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充作大棚内部设备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支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间支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右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主体,2、楼梯,3、底层种植框架,4、中间种植框架,5、上层种植框架,6、左支柱,7、中间支柱,8、右支柱,9、顶部支柱,10、风机,11、太阳能光伏发电组,12、LED植物生长灯,13、上部喷头,14、中间喷头,15、底部喷头,16、循环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9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市政园林绿化育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室及其钢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