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9504.8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7 | 分类号: | B60J1/17;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玻璃 升降 安装 结构 总成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用于安装车门玻璃的窗框总成包括窗框和用于安装水切的水切加强板。其中,车门玻璃升降器的上部分连接到水切加强板上。
然而,由于焊接工艺和运输变形等因素,水切加强板容易出现变形,其上用于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孔位不再精准,在这种情况下,车门玻璃升降的通顺性将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精度低易引起车门玻璃升降不通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以提高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精度,提高车门玻璃升降的通顺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安装到车门内板上,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该第一安装结构包括水切加强板、所述车门内板以及连接件,所述水切加强板开设有过孔,所述车门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的上部分、所述过孔和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的所述上部分连接于所述车门内板。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或铆钉。
可选地,所述水切加强板在所述过孔周围与所述车门内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水切加强板在所述过孔附近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
可选地,所述焊接的焊点为绕所述过孔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可选地,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包括两对滑轨和滑槽,其中,所述滑轨和滑槽中的一者与车门玻璃连接,另一者的上部分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的下部分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连接于所述车门内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门总成,其中,所述车门总成还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安装到所述车门内板上。
另外,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门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车门玻璃升降器实质上连接于车门内板,因此,车门玻璃升降器是通过车门内板进行定位。由于车门内板本身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不易变形,因此,能够保证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点的精度,进而提高车门玻璃升降的通顺性。本公开提供的车门总成和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因此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和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晰起见,未示出车门玻璃升降器和连接件;
图3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门玻璃升降器;2水切加强板;21过孔;3车门内板;31安装孔;4连接件;5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通常是指处于安装状态时对应的车辆的上、下、前、后,“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内、外。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车门玻璃升降器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将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1安装到车门内板3上。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该第一安装结构包括水切加强板2、所述车门内板3以及连接件4,所述水切加强板2开设有过孔21,所述车门内板3开设有安装孔31,所述连接件4依次穿过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1的上部分、所述过孔21和所述安装孔31,以将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器1的所述上部分连接于所述车门内板3,参考图2和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9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