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插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0752.4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泽立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岔***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插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插秧器。
背景技术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匀,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五月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国的传统农业正逐步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的农业首先是人工到机械的转变。目前,插秧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整个过程的人工成本投入大,工作效率低,同时耗费的精力大,对人的身体损害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需要人弯腰,方便快捷,投入人工成本小,工作效率高,不损害人身体健康的手持插秧器。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插秧器,包括手持柄、连杆和传动偏心轮,所述手持柄水平设置,并通过两端的连杆与传动偏心轮相连,所述连杆可穿过手持柄上下移动,所述传动偏心轮分为对称的两块,内侧设有插秧夹盘,下端设有弹簧,所述插秧夹盘顶部设有挤压机构,所述弹簧下端设有辅助地轮,所述手持柄的一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传动偏心轮和挤压机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秧夹盘设有置苗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机构由压块和压杆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地轮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可伸缩,长度范围为80-12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插秧器的工作原理为:由控制器控制挤压机构带动连杆上下移动,向上时,带动传动偏心轮提升,再将秧苗插入插秧夹盘,接着由控制器控制插秧夹盘闭合,再由转动偏心轮带动进行插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人群范围广;
(2)减轻人工插秧强度,不需要插秧的人弯腰,大大降低了插秧过程的人力投入,避免人产生腰疾等不良症状;
(3)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插秧耗费的时间,有较好的农业适用市场;
(4)造价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持柄;2、连杆;3、插秧夹盘;4、挤压机构;41、压块;42、压杆;5、传动偏心轮;6、电线;7、弹簧;8、辅助地轮;9、置苗槽;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其作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手持插秧器,包括手持柄1、连杆2和传动偏心轮5,所述手持柄1水平设置,并通过两端的连杆2与传动偏心轮5相连,所述传动偏心轮5分为对称的两块,内侧设有插秧夹盘3,分别可沿着对应的连杆2上下移动,下端设有弹簧7,所述插秧夹盘3顶部设有挤压机构4,所述弹簧7下端设有辅助地轮8,所述手持柄1的一端设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通过电线6连接传动偏心轮5和挤压机构4;所述插秧夹盘3设有置苗槽9;所述挤压机构4由压块41和压杆42组成;所述辅助地轮8相互平行;所述连杆2可伸缩,长度范围为80-120cm。
对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根据上述描述所作出的润饰、变化和改进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泽立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洪泽立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0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