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0839.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伟;王万良;王天辉;徐柏平;马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合全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温度控制单元(TCU)有两种形式:1、以油为载体的TCU,该系统是通过冷、热换热器对导热油进行冷热交换,实现对反应设备夹套温度的控制。它有两个换热器,蒸汽通过热换热器给导热油加热实现设备夹套加热过程, -25℃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冷换热器给导热油冷却,实现设备夹套冷却过程。在冷热切换时因温差较大,对设备的冷热冲击非常大,不但不利于冷冻机和换热器,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还有巨大的冷热能耗,不经济。2、以乙二醇水溶液为载体的TCU,该系统是通过热换热器和-25℃的乙二醇水溶液直接进入夹套来实现对反应设备夹套温度的控制。它有一个换热器,蒸汽通过换热器给-25℃的乙二醇水溶液加热实现设备夹套加热过程,-25℃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直接进入设备夹套冷却实现设备夹套冷却过程。在冷热切换时因温差较大,对设备的冷热冲击非常大,不但不利于冷冻机和换热器,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还有巨大的冷热能耗,不经济。以上2种形式的TCU都存在控温精度不高,能源浪费。第二种只有一个换热器的TCU存在乙二醇水溶液跑掉、互窜等情况,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水系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温控装置冷热交替对设备冲击大以及存在乙二醇水溶液跑掉、互窜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和反应容器上的夹套,夹套上设有进水接口和回水接口,进水接口连接换热冷却回路,所述换热冷却回路包括蒸汽管路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出水口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循环进水管路通过输送泵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设有回水管路,在循环进水管路上连接一个或并联两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有盐水输入管路和盐水输出管路,换热器底部设有排水管与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在循环进水管路上输送泵前可增设一个膨胀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满足了产品的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的要求;
2、安全需求,一些危险等级高的产品工艺需要稳定、可靠的温控要求,防止意外的发生;避免人员操作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差错导致的意外;3、节能减排,节能型的设计,实现温度的梯度升降温控制;加热、冷却介质不交叉,杜绝了乙二醇溶液的互跑、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容器,2-夹套,3-进水接口,4-回水接口,5-冷凝器,6-冷凝器出水口,7-输送泵,8-回水管路,9-换热器,10-盐水输入管路,11-盐水输出管路,12-排水管,13-循环进水管路,14-蒸汽管路,15-膨胀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反应容器1和反应容器上的夹套2,夹套2上设有进水接口3和回水接口4,进水接口3连接换热冷却回路,所述换热冷却回路包括蒸汽管路14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出水口6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循环进水管路13通过输送泵7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5设有回水管路8,在循环进水管路13上连接一个换热器9,所述换热器9设有盐水输入管路10和盐水输出管路11,换热器底部设有排水管12与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
实施例2,参照图2,一种夹套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反应容器1和反应容器上的夹套2,夹套上设有进水接口3和回水接口4,进水接口3连接换热冷却回路,所述换热冷却回路包括蒸汽管路14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出水口6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循环进水管路13通过输送泵7与冷凝器5连接,在循环进水管路上输送泵前增设一个膨胀罐15,冷凝器5设有回水管路8,在循环进水管路13上并联两个换热器9,所述换热器9设有盐水输入管路10和盐水输出管路11,换热器9底部设有排水管12与与夹套的进水接口管路连接。
为检验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进行测试试验:
(1. 测试环境
反应釜R121容积1000L,加入400L甲苯,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夹套控温,设置温度后不再进行人工控制;
(2. 40℃升温测试
夹套升温时间:17min釜内升温时间(至40±2℃):67分钟保温90分钟的温度梯度:-0.3℃
(3. 80℃升温测试
夹套升温时间:40min釜内升温时间(至80±2℃):90分钟保温90分钟的温度梯度:0.73℃
(4. 120℃升温测试(包括蒸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合全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合全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0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