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2116.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胡绍全;潘力;罗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杯塔牌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均压模套模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模套模芯座,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要求更是精益求精,使用传统挤塑工装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问题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绝缘层厚度不均匀。
模套模芯座是为电线电缆产品加工绝缘层的设备之一,现有的模套模芯座没有合理的分流结构,由于挤出机头与挤出螺杆的轴线有个偏角(90或120度),绝缘塑料会在模套模芯座与机头主体之间、模套模芯座与模芯之间的空腔内流速不均而对线芯产生偏压力,因塑料被推挤进机头拐弯处时被模套模芯座阻挡,大量塑料沿着阻挡面的空腔流动,少量塑料沿着模套模芯座的两侧和导向副套拐弯处流向其他空腔,即塑料在圆形空腔内的流速不均等,并随着塑料的塑性、挤出温度、速度、机头形状、模芯模套轴向固定位置、调模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靠近挤出螺杆面处塑料的流速较快些,其他部位较慢些,因而产生塑料层偏心,最终导致绝缘层厚度不均匀,而且即使通过有经验的人工调节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偏心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自动分流均压的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上筒体,所述底座用于与挤出机头连接,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模芯,所述上筒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等分槽、等分分流槽、均压槽和均流均压弧形槽,倒“V”形的所述等分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等分分流槽的一端相通连接,两个所述等分分流槽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V”形的所述均压槽的中心位置相通连接,两个所述均压槽的两端分别与由多条弧形槽相通连接而成且闭合的所述均流均压弧形槽相通连接,所述上筒体的筒壁上与所述等分槽的中心位置对称的位置设有横向且两端开口的注条流道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等分槽和所述等分分流槽的深度为3.5mm,所述均压槽的深度为2.5mm,所述均流均压弧形槽的深度为0.8mm。这种结构使液体塑料流动过程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附着在线芯上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优选地,所述注条流道通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所述上筒体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设有定位盲孔且该定位盲孔内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注条流道通孔的正下方。
为了便于快速连接挤出机头和模芯,所述底座的外周表面设有用于与挤出机头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上筒体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与模芯连接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筒体的外表面设置对称结构的等分槽、等分分流槽、均压槽和均流均压弧形槽且各槽之间平滑过渡相通连接,使本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具有均流均压功能,通过流道等分分流,引导塑料平均分布,不会产生偏压力,提高了电线电缆产品的绝缘层厚度均匀性;通过在上筒体设置注条流道通孔,塑料可以在上筒体内外流动,从而可以实现双层共挤,提高了效率;通过设置定位销、定位槽和外螺纹,便于本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与挤出机头和模芯的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流均压模套模芯座的展开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以图3为主视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杯塔牌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金杯塔牌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2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降噪管式绞线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蒸汽交联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