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486.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杰;王兴谋;李民龙;魏国华;杨宏伟;林松辉;苗永康;孙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频段 岩石 弹性 参数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岩石物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的精确测量,既是高精度储层描述及流体预测的关键理论基础,同时也是解决不同地球物理测量方法(地面地震、VSP、测井、超声波岩心观测等)之间数据匹配困难的重要手段。以地震岩石物理实验室跨频段数据测试为基础,开展速度频散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建立频率与速度间的关系,可以将不同频带地球物理手段的测量数据联系起来,实现在同一尺度下的综合应用,即可以实现将千赫兹级的测井速度在合理地校正到几十赫兹的地震频带之后再用于井震标定及后续的反演,从而弥补当前井震标定过程由于频散存在而造成的理论不足,进而为实现更准确的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奠定基础。
常规的岩石弹性参数测量装置测试频率比较高,一般在数千赫兹到几十兆赫兹,所测得的岩石弹性参数无法满足与地震资料匹配的需求;也有一些测试静态弹性参数的装置,频率比较低,但是应变幅度过大,也无法与实际地震信号应变幅度匹配。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不同温度、压力、饱含不同流体时的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的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该地震频段岩石弹性参数测量系统包括输入输出子系统、测量子系统、围压控制子系统、温度控制子系统和高压釜,该输入输出子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于该测量子系统,并向该测量子系统传输正弦波形信号,该测量子系统位于该高压釜中,测量待测样品的应变大小和顶板标准铝样的应变大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到该输入输出子系统进行处理,该高压釜为该测量子系统提供不同围压、温度这些变化环境,该温度控制子系统通过导热管与高压釜连接,以改变该高压釜中的温度,该围压控制子系统通过高压管与该高压釜连接,以改变该高压釜中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输入输出子系统包括计算机、函数发射器和功率放大器,该计算机连接于该函数发射器,发出特定的频率和振幅信号并传输到该函数发射器,该函数发射器连接于该功率放大器,将接收到的特定的频率和振幅信号处理后生成相应的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形,并传输到该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连接于该输入输出子系统,将接收到的正弦波形放大后传输到该测量子系统。
该输入输出子系统还包括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该放大器连接于该测量子系统,接收该测量子系统传输的离散的数字电压信号格式的测量结果,并将离散的数字电压信号放大后传输给该数模转换器,该数模转换器连接于该放大器和该计算机,根据放大后的离散的数字电压信号生成模拟信号,并传输给该计算机保存。
该高压釜包括舱身,舱盖,顶部快速接口和底部快速接口,该舱盖包含螺纹,以固定在该舱身上,该舱盖上设有该顶部快速接口,该舱身下部设有该底部快速接口,该输入输出子系统通过该顶部快速接口和该底部快速接口,连接于该高压釜。
该高压釜还包括底部高压管接口,该底部高压管接口位于该舱身底部,高压管通过该底部高压管接口连接于该高压釜。
该测量子系统包括惠斯通电桥、该顶板标准铝块、该待测样品、第一高精度传感器、第二高精度传感器和震源,该震源连接于该待测样品,该待测样品连接于该顶板标准铝块,该震源连接于该输入输出子系统,将接收到的正弦波形信号转化为特定频率、振幅的机械振动,从而引起该待测样品和该顶板标准铝块的变形,该第二高精度传感器连接于该顶板标准铝块,该第一高精度传感器连接于该待测样品,该第一高精度传感器和该第二高精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该惠斯通电桥,分别检测该待测样品和该顶板标准铝块的变形,并引起自身电阻的变化,该惠斯通电桥连接于该输入输出子系统,由于该第一高精度传感器和该第二高精度传感器电阻的变化,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测量结果并传输到该输入输出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