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201.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阮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1/04;B65B35/26;B65B41/16;B65B61/2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横向 打包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打包装置,特别是一种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机构。
背景技术
光伏玻璃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后,完成了其加工,最后需要对其进行打包,从而转运。
在现有生产过程中,光伏玻璃首先需要在转运托盘上进行堆垛;然后待一定数量后,在光伏玻璃的四周加装护板对其进行保护;其次利用塑钢带对光伏玻璃进行横向打包,同时利用塑钢带对光伏玻璃和转运托盘进行纵向打包;最后在光伏玻璃的表面覆盖薄膜加以保护,最终实现其转运。
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光伏玻璃进行横向打包时,一般都是利用人工完成的,在对光伏玻璃进行纵向打包时,也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而在对光伏玻璃进行覆盖薄膜时,既有人工覆盖也有设备覆盖;并且,光伏玻璃各道工序的打包,都是分开的,不能够实现流水化打包,打包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力大。
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能够对光伏玻璃进行全自动化打包的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提高打包效率,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光伏玻璃进行横向打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机构,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有上料架,机架的另一端设有下料架,上料架与下料架之间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地轨,所述的地轨依次设为横向打包工位、纵向打包工位和绕膜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打包工位处设有旋转输送台一,所述的旋转输送台一上设有能够将护板顶在光伏玻璃边缘的护板定位机构,旋转输送台一的一侧设有能够对光伏玻璃连同护板进行横向打带的水平打带机;所述的水平打带机包括支撑架一、带箱一和打横带组件,所述的支撑架一固定在机架上,带箱一固定在支撑架一上,所述的打横带组件与支撑架一之间设有能够带动打横带组件上下升降并将其定位住的升降定位机构一。
本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机构,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1、将生产线上经过堆垛机械手码好剁的光伏玻璃和转运托盘一起通过叉车转运到上料架上,并通过上料架将光伏玻璃和转运托盘转运到旋转输送台一上,并使旋转输送台一处于横向打包工位处;
2、在横向打包工位处,通过人工将护板批量放置到光伏玻璃的四周,并通过护板定位机构使护板定位在光伏玻璃的边缘,护板放置好后通过水平打带机进行塑钢带捆绑,从而将光伏玻璃与护板进行固定,水平打包完成后通过旋转输送台一将光伏玻璃和转运托盘传送到旋转输送台二上,并使旋转输送台二处于纵向打包工位处;
3、产品依次通过纵向打包工位和绕膜工位进入下料架上,在下料架上进行下架等待,通过人工用叉车进行转运,完成了光伏玻璃的横向打包。
所述的护板定位机构包括若干气缸和固定在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推板,气缸的缸体均固定在旋转输送台一上且处于旋转输送台一的两侧,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朝向旋转输送台一的中心。
所述的升降定位机构一包括双头电机、皮带一和皮带二,所述的双头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支撑架一上,双头电机一端的输出轴一上固定有左上辊筒,双头电机另一端的输出轴二上固定有右上辊筒,所述的支撑架一上通过转轴三设置有左下辊筒和右下辊筒,左下辊筒与左上辊筒相平行且处于左上辊筒的正下方,皮带一套设在左下辊筒与左上辊筒之间,右下辊筒与右上辊筒相平行且处于右上辊筒的正下方,皮带二套设在右下辊筒与右上辊筒之间,所述的打横带组件固定在皮带一和皮带二之间。
具体而言,双头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一和输出轴二能够驱动左上辊筒和右上辊筒发生转动,在左下辊筒和右下辊筒、皮带一和皮带二的综合作用下,从而能够使皮带一和皮带二发生循环运动,由于打横带组件固定在皮带一和皮带二上,便可以通过双头电机的启闭来固定打横带组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