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水路缘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371.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龙斌;朱彤;何卫华;徐铭华;单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京兆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路缘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透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路缘石,又叫路牙。目前市面使用的路缘石一般为混凝土路缘石或大理石路缘石,其中,混凝土路缘石采用场外预制工艺制成,大理石路缘石采用原石切割后表面抛光工艺制成。但无论是混凝土路缘石还是大理石路缘石,都不具备透水的性能,因此,在雨雪天气时,混凝土路缘石或大理石路缘石都将阻挡积水向地下的渗透,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的现象。而且由于现在气象条件变化剧烈,经常会在夏天出现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短时间降水的骤增会造成城市排水系统造成较大的挑战,如何提高道路的排水性能是现有技术中面临的重要难题。同时,混凝土路缘石和大理石路缘石都不具备过滤净水的功能,在雨水的冲刷下,经常会造成泥沙的流失,对路面带来污染。而且有些绿化带周围采用混凝土或大理石路缘石,使得大降水时,会对绿化带内形成内涝,使绿化带内的植物受到损坏。而且传统的侧石结构排水较慢,不能很好地均衡强度和排水之间的关系。同时侧石在相互拼接过程中,拼接不牢靠,拼接不方便。而且底座的蓄水能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提供了透水路缘石。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透水路缘石,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包括第一上端面和第二上端面,第一上端面和第二上端面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第一上端面上设置有沿底座长度方向的凸台,凸台侧面的长度方向平行底座长度方向。
第二上端面为倾斜面,第二上端面沿靠近凸台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从而在到凸台侧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第二上端面的面积,从而使排水面积增大。而且倾斜面能够使侧石周围的积水更加容易的进入延伸部的上端面加快透水速度;同时当遇到暴雨时,由于雨水在短时间迅速上升,第二上端面和凸台侧面形成一定的蓄水区,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道路的积水,同时能够使积水通过第二上端面和凸台侧面的透水部一同时进行渗透。
作为优选,第二上端面和凸台侧面的交接处的为圆弧过渡。圆弧过渡能够利于水流平稳的进行排出;同时在第二上端面和凸台侧面的连接过渡区不会形成应力集中现象,使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圆弧过渡不易积累杂物,即使在积累杂物的情况下也利于后期的清洁。
作为优选,凸台包括承重部一和透水部一。
作为优选,底座包括承重部二和透水部二,承重部二的上端面和透水部二的上端面组成底座的上端面,承重部一和承重部二一体成型,透水部一和透水部二一体成型。增大透水面积,使底座上端面能够进行透水作业,同时承重部二能够保证底座的强度。一体成型不仅简化了施工的流程,同城能够保证整个侧石的强度,使各部分之间连接更加牢靠。
作为优选,透水部一沿底座长度方向的切面形状为向凸台上端面凸起的拱形或圆弧形。弧形透水部符合建筑力学原理,防止透水部一各部分出现应力集中,而且弧形抗压能力强,能够使侧石满足强度需求。
作为优选作为优选,承重部二和透水部二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第二上端面设置在第一上端面的两侧,透水部一穿过凸台的两个凸台侧面。
作为优选,底座整体的材料为透水材料;底座内开设有沿底座长度方向的通道,通道穿通底座两端的安装面,安装面为垂直底座轴线方向的端面,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支撑筛网,通道设置在安装面的底部;底座两端的安装面一端设置有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安装腔,安装部和安装腔相匹配,安装部为垂直安装面的环形柱体,安装腔为垂直安装面向内凹的腔体,安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凸条,安装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图条相配合的齿槽;通道穿通底座两端的安装部和安装腔。安装部与安装腔之间配合牢靠,不会出现转动等情况,在需要较长侧石时,能够使侧石在铺设时更加方便,底座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侧石单元相互连接整体性和稳定性。而且通道的设置能够在遇到雨水较大的情况下提供一定体积的的储水室,也能够方便渗透水迅速排出。为了使不同侧石单元之间的通道连接准确,避免相互连接时通道内的水从连接处渗出到底座外,通道穿过安装部和安装腔,从而使通道在安装腔内连接配合,便于后期的密封。同时通道的侧壁上设置过滤支撑网,能够保证通道的侧壁强度,避免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通道内壁的石子等杂物落入到通道内,使排水不便,同时支撑过滤网不影响水进入通道。
作为优选,透水部一和透水部二的透水材料为水泥碎石透水材料或聚氨酯碎石透水材料或水泥陶瓷透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京兆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京兆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隧道的铺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