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合卵石床蓄热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854.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雷梦娜;武以闯;黄凯新;申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杨璐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卵石 蓄热 两用 复合型 蒸发 冷却 空调 系统 | ||
1.结合卵石床蓄热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热回收-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和设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下的卵石床蓄热单元;
所述热回收-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通过送风管(20)与建筑物室内连通,所述热回收-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还依次通过回风管(18)、地埋风道(30)与设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上的回风出口(29)连接;所述送风管(20)通过连通风管(19)与卵石床蓄热单元连接,且在所述连通风管(19)与卵石床蓄热单元连接处设置有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3);所述卵石床蓄热单元与设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上的地板送风口(28)连通;
所述回风出口(29)和地板送风口(28)内均设置有风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连通风管(19)内的止回阀a(10)和设置于送风管(20)内的止回阀b(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蒸发冷却复合空调机组,包括有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内形成呈上下分布的上风道和下风道;
所述上风道的结构为:机组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口(21)、送风口(26),所述上风道内按新风进入口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器a(1)、板翅式换热器(5)、直接蒸发冷却器及送风机(8),所述过滤器a(1)与板翅式换热器(5)之间形成净风流道,所述板翅式换热器(5)的上方依次设置有高压喷淋单元a(4)及风机(3),所述净风流道上方对应的机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2);
所述下风道的结构为:包括有回风入口(22),且所述回风入口(22)与送风口(26)位于同一侧壁上,所述下风道内按回风进入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器b(14)、集水箱(16),且所述集水箱(16)位于板翅式换热器(5)的正下方,所述集水箱(16)与板翅式换热器(5)之间形成回风通道(27),所述集水箱(16)通过供水管(24)与高压喷淋单元a(4)连接,所述供水管(24)上设置有水泵b(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a(1)和过滤器b(14)均为袋式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采用轴流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2)内设置有散流器;
所述送风口(26)内设置有送风量调节阀(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淋单元a(4)由高压喷淋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高压喷淋管且面向板翅式换热器(5)喷淋的高压微雾喷嘴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包括有直接蒸发冷却填料(7),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填料(7)的上方设置有高压喷淋单元b(6),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填料(7)的下方设置有蓄水箱(23),所述高压喷淋单元b(6)通过蓄水管(25)与蓄水箱(23)连接,所述蓄水管(25)上设置有水泵a(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淋单元b(6)由高压供水管和多个均匀设置于高压供水管上且面向直接蒸发冷却填料(7)喷淋的高压微雾喷嘴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冬夏两用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床蓄热单元,包括有混凝土箱,所述混凝土箱的顶壁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地板送风口(28)连通;所述混凝土箱内堆砌有卵石床(12),所述卵石床(12)与混凝土箱顶部之间形成风道(31),所述风道(31)与连通风管(19)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8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