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折断式分光配线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6323.8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文;甘仁健;宋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断 分光 配线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产品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免折断式分光配线箱。
背景技术
随着FTTX网络的飞速发展,光缆接入得到普遍的应用;分光配线箱则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配线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功能;也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传统的分光配线箱则必须折断光缆通过熔接配线后引入下一个分光区域,并且所容纳光缆的数量也很有限,对用户集中地段必须设置多个分光配线盒,增加运营成本;反复折断熔接光缆也对光信号有所降低。
当今倡导节约资源、环保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推进FTTX基础设施建设,特设计一种大容量且能有效保护光信号的分光配线箱,并能根据需求配置不同型号的PLC光分路器,从而优质的实现用户的光纤接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光容量大、光缆免折断、匹配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分光配线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免折断式分光配线箱,它包括上盖、盘芯和底盒,所述的底盒内设有内凹区域,底盒的左侧板外表面上从左到右开设有多个光缆出口和光缆入口,光缆出口分为上下两排,光缆出口的数量为16个,光缆入口采用镶堪式分体式结构,光缆入口的数量为2个,光缆入口内侧从左到右紧接着设置有光缆压环、加强芯压片、光缆绕线盘,内部光缆传输线一端接在光缆入口的内侧,另一端通过光缆压环、加强芯压片定位并绕过光缆绕线盘多圈,内凹区域内还设有光分路器固定区域,光分路器固定区域上设有微型光分路器;所述的盘芯的下表面上设有光缆理线卡、盘芯绕纤盘和熔接保护槽,盘芯的上表面上设有适配器支架,适配器支架上安装有适配器,盘芯铰接在底盒的后侧板上,内部光缆传输线继续绕过盘芯绕纤盘,内部光缆传输线引至熔接保护槽处与尾纤熔接,熔接后的尾纤通过盘芯绕纤盘的盘绕后与微型分光器连接,尾纤接着与适配器连接,尾纤继续通过光缆理线卡理线后,由光缆固定座限位并与光缆出口连接;上盖与底盒铰接连接,安装时,上盖与底盒扣紧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分路器为PLC光分路器,光分路器根据需要安装多个,光分路器包括有多种不同型号,其最大分光比≤1:16。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芯能够翻转,翻转角度≥90°,向下翻转时,盘芯正放于内凹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盘芯内设有变频电路单元、放大电路单元和保护电路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盒的正侧板外表面上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用于悬挂分光配线箱的挂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缆出口上安装有橡胶密封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缆入口上安装有密封橡胶堵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折断式分光配线箱具有分光容量大、匹配性能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内设盘芯和多个光缆进口和出口,内部设有多个分光器,能实现至少16芯的分光配线,分光容量提高,分光区域内设置有不同型号的PLC光分路器,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以后的更新换代有很积极的作用,匹配性能好,能够实现优质的用户的光纤接入。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折断式分光配线箱还具有光缆免折断、安全可靠的特点,光缆入口采用镶堪式分体式结构,使光缆不折断便可进出盒体,内设熔接保护套槽等保护结构,更能有效的保护光缆,熔纤数量虽然增多,但同时增大了盘纤区域,布局合理,减少了线路交叉。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结构图逆时针旋转90°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盘芯的上表面逆时针旋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盘芯的下表面逆时针旋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盘芯,3-底盒,4-盘芯绕纤盘,5-光缆理线卡,6-光分路器固定区域,7-密封槽,8-光缆绕线盘,9-托架PC盖,10-熔接保护槽,11-加强芯压片,12-光缆压环,13-光缆入口,14-钉孔,15-光缆固定座,16-光缆出口,17-适配器支架,18-挂孔,19-卡扣,20-内凹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麦克风(S‑500)
-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