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6386.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柯;王晟;赵莲;钟定根;颜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竟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3G3/30;H03M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03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c 电源 提升 反馈 取样 速度 信号 带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瞬态响应反馈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
背景技术
瞬态响应,指系统在某一典型信号输入作用下,其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瞬态响应也称动态响应或过渡过程或暂态响应。 DC-DC电源中对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是检验DC-DC电源性能的重要指标,瞬态响应好的DC-DC电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戛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故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是达到高瞬态响应的前提,为此,我提供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提高DC-DC电源的瞬态响应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包括V-F端口,所述V-F端口串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串接有光耦W1的1号端口,所述光耦W1的2号端口并接有电容C1和FEED-BACK端口,所述电容C1的下极板接地,所述光耦W1的4号端口并接有电容C19、电阻R27和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N1的正相输入端并接有电阻R21、电阻R23、电容C17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21的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22和V+S端口,所述电阻R22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C1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串接有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27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N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26,所述电阻R26的输出端串接有V-REF端口,所述光耦W1的3号端口并接有电阻R31和电容C20,所述电阻R31的输出端和电容C20的下极板均接地。
优选的,所述运算放大器N1为可编程控制型运算放大器。
优选的,所述光耦W1为反馈型线性光耦。
优选的,所述电容C19为铝电解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运算放大器N1为可编程控制型运算放大器,在性能允许的范围内,可随意改变放大的倍数,进而可以提高电路的兼容性,光耦W1为反馈型线性光耦,对线性的隔离效果好,通过电容C19为铝电解电容,容量大,滤波效果好,输出电压由V+S端口输入,经过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23组成的相位超前网络,输入到运算放大器N1正相输入端进行取样,运算放大器N1的反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平;运算放大器N1与电容C19、电阻R28和R27组成的电路能设置反馈信号的最大响应速度,同时能滤除杂波干扰;电阻R31和电容C20 组成的电路能够进一步提升反馈取样的速度,提高系统瞬态响应速度;光耦 W1将信号隔离后通过V-F端口和FEED-BACK端口送入控制电路,实现反馈控制信号的取样,该电路结构简单,便于提高DC-DC电源的瞬态响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DC-DC电源用提升反馈取样速度和信号带宽的电路,包括V-F端口,所述V-F端口串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串接有光耦W1的1号端口,所述光耦W1的2号端口并接有电容C1和FEED-BACK端口,所述电容C1的下极板接地,所述光耦W1的 4号端口并接有电容C19、电阻R27和运算放大器N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发大器N1的正相输入端并接有电阻R21、电阻R23、电容C17和电容C16,所述电阻R21的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22和V+S端口,所述电阻R22的输出端串接有电容C1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和电阻R23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串接有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输出端并接有电阻 R27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N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26,所述电阻R26的输出端串接有V-REF端口,所述光耦W1的3号端口并接有电阻R31和电容C20,所述电阻R31的输出端和电容C20的下极板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竟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竟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针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封极柱、软连接组件和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