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主动安防的门锁门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6485.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崖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汉添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8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动 门锁 门铃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门锁门铃的控制技术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门锁本身就是一种安防设备,但传统的门锁无论是机械锁、指纹锁、IC卡锁等,都属于一种被动式管理的门锁,即不能主动地对门锁本身及门锁内外的环境情况实施监控和管理。所述智能门锁一般设置有门铃系统,例如2013年10月10日,申请号为201310471169.0名称为“一种主动式安防门禁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具有主动安防功能的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报警装置以及连接检测模块和报警装置的继电器;检测模块包括雷达和与雷达相连的判断装置,并和电源相连,雷达用于对侦测范围内的室外情况进行实时侦测,当有人或物处于侦测范围内时,判断装置随即进行逻辑判断,判断装置判断物体是否触发门铃系统,若是则结束循环;否则执行步骤S30;当判断结果为非门时,将发送电信号至继电器输入端;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电信号后,吸合并接通电路为所述报警装置供电;报警装置用于在接通电源后报警。
根据该ZL201310471169.0专利说明书第0025段的描述可以知道,其控制核心是利用探测器与逻辑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接近门襟特别是门襟的门铃企图驱动门铃系统的人的运行轨迹予以分类逻辑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启动报警功能,其中该专利给予的主要分类逻辑就是以人或物接近门锁的距离大小、停留在门外的时间长短为逻辑判断的基本点,例如在权1中所限定的移动物与控制系统的距离远近、判断设定的第一预设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段、报警阈值等关键逻辑判断点。但是,真正具有破坏意图的人的行为方式往往是有准备的或者是变化多端的,仅凭有限的几个判断逻辑元素并不能包含各种可能性,例如盗取开锁指令的人开锁、采用屏蔽雷达信号的方式接近门锁、采用多诈骗信号方式接近门襟或启动门铃或直接采用暴力开锁等;其次,设置逻辑运算的控制系统,其控制逻辑的精度难以设置和调试,例如其报警阈值的优化设置就存在不可确定性,因为该专利的报警阈值是判断雷达发射信号强烈程度并进而决定是否启动报警动作的基准值,即报警阈值本身是一定强度大小的雷达信号数值,而雷达反射信号的大小不仅与移动物和门锁之间的距离远近有关、而且与移动物本身的外部形状(反射面大小),而且也与外表材料特性有关(是否吸收雷达信号),一个基准值(阈值)是远远不能满足各种现场的实际环境要求(即在实验室环境虽然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就会出现偏移,至少每个不同环境所采用的墙面装饰材料不同,反射信号的强弱就会不同),而专利中仅仅以距离远近导致的信号强弱作为判断基准,从雷达技术本身来看显然非常不准确,专利的报警阈值选取基本上不可能实现或具有实用性,受到太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其次,距离门襟的门铃系统的远近以及在门外停留时间的长短等并不能成为判断行为人是好人或坏人的基本标准,这点在法律上也行不通。为此,这种主动式安防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其安防的有效性显然不足甚至难以应用,进一步改进这种主动式安防系统显然是必要的。其次,频繁的报警不仅还有碍于正常的生活而且也使门襟的电能消耗非常大,对于采用安装在门扇上的并采用干电池供电的门禁例如门锁来说,几乎是不能使用的方案。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的新的思路和方案实现基于主动安防的门锁门铃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使之不仅简单而且智能好用,具体构思如下:
1.摒弃现有技术的时间、阈值等复杂逻辑运算方法,我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门铃的操作行为本身,即是否有人对门铃实施触发或对门锁实施开锁、破坏或未及时关闭门扇的动作行为本身,而是否有移动物接近门锁或停留在门扇旁边或者他们的移动方式、轨迹以及停留时间的长短如何则并不予重点考虑,在管理逻辑上,主要取其是否存在移动物这一个逻辑参数;对于接近门锁甚至触发门铃装置但不实施异常开启门锁动作的移动物可以通过常规监测和记录该移动物的信息但不需要一定采用报警等过于激烈的管理手段进而增加门锁管理人的不必要负担。
2. 考虑到门锁主要用于室内或大门,不是人流非常大的通道,在从硬件本身的角度合理设置探测范围(例如0.2到2米)的基础上,将出现在探测范围内的任何移动的人或物,无需过分关注其运行轨迹方式,也无需复杂的逻辑判断和运算而是直接予以记录保存并可以进一步并将反馈信号上传网络备查,对于接近门锁不实施触发门铃或即使触发门铃但并未实施异常的开锁、破坏锁的行为时,无需理睬,否则才上传给报警器、发出提示信息等。这样对任何移动的人或物,实现接近门锁就开始实施安防措施,不留时间死角而管理简单,省去了现有技术的复杂逻辑判断和算法例如阈值的设置和时间的设置,控制精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汉添,未经曹汉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6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