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重丝毛重乔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7412.4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张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毛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多重丝毛重乔绸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作业中,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性、使用质量等要求,在进行面料纺织加工时,逐渐开发出了基于丝线、棉线、羊毛线等多种材料进行混合纺织加工的复合面料,但实际工作中,在进行复合面料的生产加工中,往往是简单的将不同材质线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后进行纺织加工而成,虽然可以满足不同材质线料复合纺织的需要,但纺织而成的面料的空间层次感、表面外观质量、面料弹性及韧性能力均相对较差,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面料纺织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多重丝毛重乔绸结构,有效的提高面料的空间层次感,并提高面料的韧性和弹性能力,达到提高面料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重丝毛重乔绸结构,包括由至少一层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衬层和至少一层乔绒层,其中衬层分布在乔绒层的下表面并与乔绒层表面平行分布,衬层中与乔绒层接触的衬层表面上的经线与乔绒层表面相抵,纬线与经线呈45°—90°夹角编织,且纬线呈“S”型分别与其所在衬层的经线和乔绒层另一表面的经线连接,且相邻的两条经线间通过纬线相互隔离,乔绒层上表面和下表面衬层的经线间呈0°—90°夹角,乔绒层上表面和下表面衬层的纬线相互间隔分布,经线和纬线均为羊毛线、丝线绞合并捻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衬层中经线数量为纬线数量的1—2倍。
进一步的,所述经线与纬线编织连接时,每1—5条经线为一组线簇。
进一步的,所述同一衬层内纬线沿着经线方向呈波浪形分布,并沿纬线方向上均布若干提花,且所述的提花中,相邻两提花间间距为1—5组线簇。
进一步的,所述乔绒层同一侧面的衬层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时,则相邻两层的经线和纬线间呈0°—90°夹角且相邻两层间的经线相互编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羊毛线、丝线绞合并捻时,羊毛线、丝线用量比例为1:1—5。
进一步的,所述丝线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时,则各丝线均包覆在羊毛线外并环绕羊毛线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相邻两条丝线间呈30°—90°夹角。
本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面料的空间层次感,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面料的韧性和弹性能力,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面料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在提高面料使用舒适度的同时,拓宽面料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经线和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多重丝毛重乔绸结构,包括由至少一层经线1和纬线2编织成的衬层101和至少一层乔绒层102,其中衬层101分布在乔绒层102的下表面并与乔绒层102表面平行分布,衬层101中与乔绒层102接触的衬层101表面上的经线1与乔绒层表面102相抵,纬线2与经线1呈45°—90°夹角编织,且纬线2呈“S”型分别与其所在衬层101的经线1和乔绒层102另一表面的经线1连接,且相邻的两条经线1间通过纬线2相互隔离,乔绒层102上表面和下表面衬层101的经线1间呈0°—90°夹角,乔绒层2上表面和下表面衬层101的纬线2相互间隔分布,经线1和纬线2均为羊毛线201、丝线202绞合并捻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层101中经线1数量为纬线2数量的1—2倍,经线1与纬线2编织连接时,每1—5条经线1为一组线簇,且同一衬层101内纬线2沿着经线1方向呈波浪形分布,并沿纬线2方向上均布若干提花3,且所述的提花3中,相邻两提花3间间距为1—5组线簇。
此外,所述乔绒层102同一侧面的衬层101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经线1和纬线2编织而成时,则相邻两层的经线1和纬线2间呈0°—90°夹角且相邻两层间的经线1相互编织连接。
在羊毛线201、丝线202绞合并捻时,羊毛线201、丝线202用量比例为1:1—5。当丝线202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时,则各丝线202均包覆在羊毛线201外并环绕羊毛线201轴线呈螺旋状分布,相邻两条丝线202间呈30°—90°夹角。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纺织作业前,首先将羊毛线、丝线绞合并捻成纺织用的经线和纬线,然后通过纺织设备根据衬层和乔绒层形成统一的面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7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