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形态活动可变的软性张拉膜收纳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559493.1 申请日: 2017-05-19
公开(公告)号: CN206902926U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李彦伯;陈珝怡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34 分类号: E04B1/34;E04B1/343;E03B3/02
代理公司: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代理人: 叶凤
地址: 20009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应用于 形态 活动 可变 软性 张拉膜 收纳 永久 拆装 节点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公共空间中,亭子被较多用于营造一个空间。然而一方面其所提供功能较为有限,另一方面一旦建成,由于其永久性结构易与现行违章搭建管理法规相冲突,因此较难被应用于城市旧区中的改造项目当中。

张拉膜作为经过发展的技术,是较为普遍的公共空间轻质覆盖解决方案,但是其往往采用无组织排水,因此其在遮蔽了下方空间的同时往往造成周边区域积水无法排除,因此影响通行与景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次公开一种应用于形态活动可变的软性张拉膜收纳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利用本实用新型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附着于某个固着面,可以锚接张拉膜的张拉机构,提供受力支点,并将张拉机构中索连接汇集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上。收起张拉机构时候,还可以收纳张开的张拉膜,操作方便。

为此,需要保护的结构技术方案表征为:

一种应用于形态活动可变的软性张拉膜收纳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根据场景规划确定好收纳节点位置,预制好软性的张拉机构,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张拉膜和张拉索,张拉膜附着在张拉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圈22和若干限位支撑杆40,所述各个限位支撑杆40支撑起并限制稳定好不锈钢圈22,所述不锈钢圈22用于连接张拉索从而实现张拉或者收纳张拉膜,整个半永久性可活动拆装机构通过限位支撑杆40固定于场景中的收纳节点处。

所述的收纳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其特征在于,场景中张拉机构中的索24的根部汇集连接于不锈钢圈22上。

所述的收纳用半永久可拆装节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杆40包括竖杆401、水平杆402、弹簧403,所述竖杆顶部设有凹槽4011,用于限制不锈钢圈22;所述水平杆402整体固定于收纳节点所在的平面,竖杆401的底端与水平杆402一侧通过轴404连接,竖杆401的腰部与水平杆402另一侧通过弹簧403呈张拉状态连接。如此,所述竖杆构成杠杆式机构,底部的轴节点构成杠杆支点,与弹簧节点处的拉力、与限制不锈钢圈22之间的拉力形成力平衡状态。当要拆卸时,施加与弹簧拉力相反的推力使竖杆在不锈钢圈22内倾斜,使不锈钢圈22脱落,即可完成可拆卸件。

有益效果:

使用便于拆装的节点完成张拉膜的快速搭建与收纳。

搭建快速、占地小、适用性高。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的形态活动可变的软性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开发,进而可以解决城市旧区公共空间建设中不同时段中对公共空间的灵活使用需求,实现雨水的收集、中水转化及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收纳节点处的半永久性可活动拆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支撑杆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例

应用场景中有张拉膜机构,张拉膜机构包括张拉膜及附着于张拉膜上的若干软索24;张拉膜可以承接的雨水或者遮阳、挡风,设置于公共场所。

假设,应用场景中还有固定杆机构,固定杆机构用于支撑张拉膜机构。

本实用新型半永久性可活动拆装机构包括不锈钢圈22和若干限位支撑杆40,所述限位支撑杆40限位连接于不锈钢圈22上,半永久性可活动拆装机构通过限位支撑杆40固定于收纳节点处,例如应用场景中的墙体、梁体、柱体等提供相应的收纳节点。张拉膜机构中的索24的圆点汇集于不锈钢圈22上。

进一步给出具体的结构设计,所述限位支撑杆40包括竖杆401、水平杆402、弹簧403,所述竖杆顶部设有凹槽4011,用于限制不锈钢圈22;所述水平杆402整体固定于收纳节所在的平面,竖杆401的底端与水平杆402一侧通过轴404连接,竖杆401的腰部与水平杆402另一侧通过弹簧403呈张拉状态连接。如此,所述竖杆构成杠杆式机构,底部的轴节点构成杠杆支点,与弹簧节点处的拉力、与限制不锈钢圈22之间的拉力形成力平衡状态。当要拆卸时,施加与弹簧拉力相反的推力就可以使竖杆在不锈钢圈22内倾斜,从而使不锈钢圈22脱落,即可完成可拆卸,必要时更换配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9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